3. 决心——持续验证选择
很多人会问:“你只在一个企业里待过,又不像有的人,是一个企业高管,你凭什么可以指导别人、帮别人规划职业呢”?
这个问题也是我初入生涯阶段曾经苦思冥想的问题,解决职业困惑,为什么我可以做一名“生涯规划师”?
我给自己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白生涯规划师本身也是一个职业。我们评价一个职业做的好不好,就是看他的能力符不符合这个职业对他的要求。生涯规划师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
生涯对“能力”有三种维度的解释,即“能力三核”:
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种。知识是我们从书本上学的理论,技能是我们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刻意练习得到的一种能力,而才干是我们潜意识运用的天赋或者长期练习得到的一种气质能力。
知识层面。生涯规划师需要补充生涯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的知识,生涯做到精深分流派后,还要接触更多的理论知识,这里面需要强大的学习力。
技能层面。生涯咨询的纯熟技能需要依靠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实战咨询,运用所学理论,在不断的咨询练习中提升能力、扩展经验,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帮助来访者,找到自己的问题,探索出未来的方向。
才干层面。生涯规划师需要有强大的同理心,面对来访者的问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可以随来访者一起沉入水底感受水温变化,也能浮出水面看到周边环境,更能站在高空俯视全局,启发来访者新的思考,这是咨询师的才干,也是更高的境界。
所以,从“能力三核”的角度看,一个合格的生涯规划师需要较多的知识积淀和能力积累,这与职场本身达到的高度没有必然联系。
其次,不要被“规划”一词误导。不要以为生涯规划师是通过你的测评结果,完全依据自己的经验告诉你应该干什么、去往哪个方向。生涯规划师不是要“设计你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特质和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
借用麦肯锡咨询顾问的话:咨询是协助客户让改变发生。咨询不是直接给答案的,而是和来访者一同探索,找到“真问题”,答案在有时候会慢慢浮现出来。
所以,生涯规划师不完全是“指导”的角色,根据来访者工作经验长短,指导和协助的角色比重不同,但最终的选择,还是要来访者自己做,因为答案永远在来访者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