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去年一年,更新的最重要的一个认知就是关于金钱。让我警觉到如果对一个事物的概念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你将享受不到这个事物带来的积极的一面影响。自己的消费观念改变之后给我生活上带来的一些变化让人惊喜。虽然,我知道目前由此而产生的力量并不是那么的强大,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庆幸自己发现了一个认知的漏洞。而后才遇到李笑来老师的文字,惊叹道,果真是读的书越多你就会读懂更多的书。
所以开年的这一段时间我想更新一本前段时间看的书,一边介绍书中的观点一边聊一聊我的想法。之后也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李笑来老师的一些文字。(有个小感悟:很多事情时机成熟了,它自己就会显现,毫不费力的让你看到。在此之前需要的就是积累还有耐心。)
要聊的这本书叫《贫穷的本质》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作者:Abhijit V.Banerjee / Esther Dulflo.
在印度,99美分只能买15根小香蕉或者3磅劣质的大米。你能想象每天生活费用在99美分会是什么样子吗?我假设了一下,如果每天大约有6块钱,我能让自己生存吗?现在一个煎饼最便宜的还要7块钱呢,我居然连一个煎饼都买不起。我又实在想象不出每天吃馒头的日子该怎么撑下去。不免怀疑,真的有这么贫穷的地方吗?而,2005年,全球就有8.6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都是在过这样的生活。看到这样一个数据的时候我还是不敢想象。
文学作品以及社会理论中人们对穷人有特定的刻板印象以及人们经常把贫穷经济学常常与穷人经济学相混淆,致使政府、国际很多组织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上述两点使得严重影响了消灭全球贫穷之战,扶贫的政策一直都存在但是每次没有太大的效果。所以麻省的两位经济学教授花了15年的时间,构建理论,研究数据,与非政府组织、政府官员、医疗保健工作人员及小额信贷者接触,进行基础性的研究。走到街头与穷人交谈,搜寻数据信息。
穷人难道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吗?不,他们即使处于贫穷的状态,在很多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有相同的欲望和弱点,有的时候还比我们要理性谨慎。但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和他们有些天壤之别。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走出“贫穷”的怪圈呢?他们受教育程度低?懒惰?不敢冒险?还是社会环境?
不仅当地的政府在出台各种政策来消除贫困,全球其他的国家也纷纷伸出援手来支援,但似乎那些资金也是杯水车薪。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政府一直以来做的援助都是正确的吗?我们以为帮助穷人最好的方式真的就能帮助到他们吗?他们真正需要助力的地方到底在哪?
这本书每个章节都阐述了难点并给出攻克这些难点的方法。作者也带领我们清晰的看到生活在贫穷地区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如何做出决策的。最后阐述了各类市场及机构能为穷人做些什么。
除了一些令人无奈的现状,本书也指出了希望与知识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即使在很艰难的情况下,正确地、勇敢地坚持也能让我们看到成功的曙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