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籍信息:
名称:《自我导向行为》
作者:戴维·L·华生,罗兰德·G·夏普
2、一句话观点:
改变,去掌握应对不同情景困难的技能。
3、内容概要:
3.1 自我调节
(1)什么是自我调节?
调节意味着根据规则控制或引导 诸如不要吃罚单或不让别人觉得乏味之类的小规则。我们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遵循许多不同的规则。我们调节行为是让事情变得更好。我们是在进行调整。
自我调节意味着我们让自己进人好的秩序。自我调节暗示着控制自己、掌控自己的行动和内心的能力。我们调节自己的思维、情绪、冲动和行为。我们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
(2)自我调节的作用?
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让我们引导自己的行为,已得到想要的结果。人们越多的自我调节,对他们的益处越大。
(3)自我调节的技能
技能是指能做成某件事的能力,通过知识积累和实际操作形成。
技能的概念暗示着某一特定领域内的技能。
我们本书要学的是适应于特定任务的特殊技能。
技能娴熟是指尽管任务在变化,某人还是能够完成活动。
自我导向的技能要求我们要考虑到:自己需要完成的行为,和,完成行为的具体情境。
自我调节的目标,是根据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行为来确定的。
(4)如何提升技能?
技能的两个重要成分是知识和练习。你必须知道如何做,然后练习。本书的目的是教给你们提高技能,以应对对你们而言很困难的情境。
- 获得知识
- 一遍一遍的练习技能
将这种技能练的炉火纯青,一直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5)适应是一种技能
相对于把适应当做一种条件,把它看做一种技能更好理解。意志力是一系列针对具体不同情境的技能。如果你具有应对一种情境的技能,你就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情境。但是如果你缺少应对另外一种情境的技能,你就会不适应那种情境。
(6)自我调节🆚意志力
自我调节并不是指坚强的意志力。
它是一种包含预想和聪明的技能,以保证即时、充满诱惑力的奖赏不会阻止我们为了长远目标而努力。
3.2 行为及其情境
(1)情景与行为的交互作用
我们的行为,随着情景而发生改变。
从一个情景到另一个情景,个人行为的变化取决于个人的技能与不同情景的契合度。个人和情景之间是交互作用的。
(2)ABC理论
一个人的行为、思维和情感都是和情境行为发生之前的事物(前提)和行为发生之后的事情(后果)--密不可分的。
对此的一个简洁表达式即A—B—C:前提一行为一后果。
前提是行为发生的背景事件。它们会暗示或刺激你按照一定方式行动。它们可以是自然的事件、思维、情感或内部言语。
后果则影响你是否会重复某种行为。它们强化行为或者对行为失去强化作用而且会影响你的态度。
行为是我们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情境(前提和后果)对我们行为的效应受到贯穿我们一生的学习经验的影响。不同的习得经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即使我们面对同样的前提和后果。
习惯是对情景的自动化反应。
3.3自我矫正
在自我矫正的过程中,你对具体情境产生了新的认识。你会选择一个目标行为,观察它,运用心理学原理制订出改变的计划,随着你对自己了解的增加而不断改进你的计划。通过插人新的前提,或者避免旧的前提,插人新的行为或者用新的行为替代旧的行为,以及确定你不会由于想要改掉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成百万的人已经成功地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停止了不良的行为,比如吸烟或者过度饮食,有很多已发表的成功进行自我矫正的案例。自我矫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研究表明使用本书的学生能够学习自我改变的规则,成功地完成改习,你就能有更大的可能成功。
4、关联个人:
4.1 感想/触动/收获
我感觉自己不是做培训演讲的材料,一个原因是自己不习惯站在众人面前表演,一个原因是好几位自己信服的老师领导对我说,这种培训方式我hold不住,我带动不了气氛,没有那么强大的感染力。所以我就也想当然的觉得,我做不到。
当阅读到这一章节时,我突然有了一种大胆的想象:如果我刻意练习演讲,去预演到各种突发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是否也是可以做到的呢?
这让我想起在工作中直接领导我的姐姐对我说的话:不要觉得自己做不到、做不了,你只是欠缺练习实践而已。
理论研究+来自权威的认可+自己的求好心理=引发了我去尝试演讲培训的意图。
4.2 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开展一场及格的主题训练营培训?
4.3 下步行动
先预演一遍训练营开展的情景。
阅读完本书中的各个提升技巧,去指定一份详细的改进计划。
5、观点的应用场景(QTM)
5.1 问题场景
当你觉得你做不到一件事情时?
当你觉得自己意志力不足时?
当你觉得一件事很困难,不可能实现时?
当你知道自己该减肥、节食、锻炼、更加自信,但是做不到时?
5.2 思路
改变,就是去掌握应对不同情景困难的技能。
5.3 方法论
请查阅本系列的后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