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届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郁郁葱葱。
清明时节,回家上坟,慎终追远,怀念亲人。每一辆车都小心翼翼逶迤前行,路旁的木槿花开得正艳,紫色、红色的花蕾紧贴在枝干上,开得密密匝匝,开得鲜艳热烈,开得激情飞扬,娇憨双眼,欲开还闭,娇俏可爱,壮怀激烈。柳树摆动着嫩黄的枝条,左右摆动,上下翻飞。麦苗儿铺满了整个地块儿,像绿色的地毯。金黄色的油菜花煞是夺目,像是大地的黄色手帕。空气格外的清,天空格外的蓝,正是追思的时节。
二
回到村子的时节,给哥哥们打了电话,还在路上。清明扫墓,我们一般要背上铁锨,以疏通墓地水路,给墓地培土。
沿路停放着很多回来上坟的车辆,小路上满是掂着上坟汤、拿着供品的人群,坟地里冒起了一股又一股青烟。这是一年中村子里人口最多的时段之一,追忆亲人这个共同的目标把乡亲们都拉回了家乡。
乡亲们几乎都在城里面买了房,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大家都是要回来的。这时来站去的功夫,有的可能在家还要吃上一顿饭, 更多的是上了坟之后便驱车回县城了,老家成了匆匆来去的驿站,成了油路西风坐骑,千里孤坟的记忆。
三
赵家祠堂坐落在西山脚下,背靠巍巍万宝山,面向金牛岭,俯视家乡赵家众生。自15年祠堂建成以来,清明节就成为赵家人追忆先祖的日子,成为了赵家人精神皈依的圣地。千乡百里的赵家人都要回到血脉的发源地、精神的故乡,祭拜先祖,驱车千里也在所不惜。
这个时候,伴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热腾腾的饭菜备好了、备足了。眼含热泪,虔诚地磕上一个头 ,喝上家乡的一口水,吃上家乡的一口饭,看上家乡的一场戏,热热闹闹的祭祀活动就推向了高潮。
祠堂始终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血脉亲情的赵家人,就在前几天,她还迎接过祖籍山西省平顺县奥治村村支书一行的来访,这是历史的交汇,血脉的传承,是亲情的盛会。
三进院落,由第三院落到第二院落有九个台阶,由第二院落进入第一院落有五个台阶,传统的院落布局,彰显赵氏家族追忆先祖、继承传统的精神走向。
进入祠堂的正间,是赵氏的族谱。先祖赵山僧,明末迁入燕科村,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代,近五百年的历史,子孙遍布河南、山西、河北、湖南等地,赵氏子孙,勤劳朴实,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皆为精英。
虔诚的磕上一个头,为祖先的艰苦奋斗,为后人的慎终追远。一切都在这静静的空气中流传,一切都在暖暖的阳光中传承。看着矗立在祠堂外的建祠续谱碑记,我看到的是赵家人的精神,看到的是族人积极向上的心魄,看到的是大家共同的期望。
四
回到车的位置,哥哥们已经回来,从家里背了一张铁锨,和侄儿们一起向坟地走去。
在路上碰到了很多熟人,有上坟归来的,也有刚刚要去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律,都按自己的方式走动着。
地块儿被梳理过,平平整整,柔柔软软,泛着油亮的色泽,发出清香的气息。各种树木,各种枝条都努力的向来透露着春的消息,叶子纤细而瘦弱,泛着黄晕圣洁的生命之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绽放在田间地头,扮靓着田野时光。
五
坟头边上,一枝桃花灼灼其霞,粉面含羞,娇俏可爱。走过春秋,越过冬夏,落花流水春去,大风暴大雪冬来。一颗桃核被埋在这里,雨雪滋润,风霜吹打,阳光沐浴,终于颤颤巍巍的发芽了,在秋风中,在冬雪里,也曾动摇过,抖落了一身的嫩叶,但是第二年春天,在阳光的抚慰下,在春风的召唤里,一颗颗细芽又勇敢地抖了出来,花儿开了,颤颤巍巍紧贴在枝头,映红了坟头时光,映照出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摆上供品,浇上上坟汤,点上烧纸,身子跪下,眼泪滴落,亲人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了。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我的至亲奶奶、伯父,生我养我的母亲先后埋藏在这里。陪伴着我长大,教会我做人,可我还未能充分尽孝,亲人们就已撒手而去,说不尽的爱,数不尽的愁,千言万语,只有泪流。
多少悲欢,几经离合,荡不尽离人泪,抚不平心头殇。培上几锨土,补一壑心殇,挑通一道情感鸿沟,打通情感任督二脉。风儿悠悠,云儿朵朵,绿色原野春又生。
春草春风生,桃杏寂寥地,料得年年肠断处,清明节,原家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