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游戏。10分钟。
二、介绍焦点。德沙泽尔。2005年去世。美国人。65岁。茵素女士是韩裔美国人。2007年去世。72岁。很惊讶吧。茵素女士比德沙泽尔大7岁。学习是最高级的美容。学心理学是更高级的美容。因为她们更多的看到事情正向的一面,即使遇到事情,也能很快的做调整。遇事会更稳。(10分钟)
(一)关注正向
1. 正向?什么是正向?正向就是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目前做得到的地方,做的相对好的地方。
为什么要关注正向的面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请您观察后面的照片,看看一共有多少只羊腿露在外面?
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你的世界,就是你关注的世界。关注什么,得到什么。
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国家把她心中最美的女人画出来。放在路边。让大家找出不好的地方,等到晚上,天啊,画上被画满了圈圈。然后,还是这幅画,还放在那,让大家找出好的地方。同样也是画满了圈圈。这说明什么呢?那个事,那个人,没变。变的是你看问题的角度。看到好的一面,心情就好。尽看不好的,心情就很糟。
好,如果我现在请你讲出你们班孩子的五个缺点。如果我再让你讲你家老公的10个缺点,你家孩子的20个缺点。估计自杀的心都有。
所以,记住这句话。关注什么,强化什么。强化什么,得到什么。改变语言,改变世界。我们嘴巴上说的,就是我们的人生。(看视频。)
我是个盲人。想搏得大家的同情,“这是个美好的春天,我却看不到,表达了一种渴望。”让人感觉这是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
焦点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建构论。认为我们的生活,我们想要的未来都是可以被创造与协商出来的。语言在这其中就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你嘴巴里说的,就是你的人生。所以,我们想要什么就说什么,不想要的就别说。爸爸妈妈的嘴都是开过光的,说什么来什么。老师的嘴也是开过光的,说什么来什么。
比如说。我现在跟大家说,不要想那只白色的猴子,不要想那只白色的猴子。你想的是什么?所以不要的就别说,你想孩子怎么样,就朝着你希望的样子去说。关注什么,强化什么。你越说他优点,他的优点就被得以强化。人是一个系统。优点多了,缺点自然就少了。多做对的,就无法做错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关注正向的道理。这是从理论上来讲是这样的。那实际效用呢?
下面我们讲讲关注正向的效用?两点。一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建立良好的关系。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个人的自尊、自信,自我掌控感。
而一个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长期如此,会行成“习得性无助”。
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
接下来,实验者把这些跳蚤再次放进杯子里,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罩,“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一次次地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
后来,实验者开始把玻璃罩拿掉,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高度继续跳跃。一周后,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动——其实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跳蚤居然不会再跳了,它们已失去了跳跃的本能,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心理学家将这种“跳蚤效应”解释为“习得性无助”。
其实,不可爱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去爱。但往往我们做家长太久了,我们会忘记自己当初做孩子的模样。做老师太久了,我们会忘记自己做学生的模样。我们都有一双挑错的火眼金睛。我们都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低。破罐子破摔。厌学。厌学,厌的是家长,偏科,偏的是老师。
一个人,他是谁不重要。她认为她是谁很重要。自我概念决定着一个人有没有自信。自我概念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自我概念从哪里来?从周围人的评价而来。从她的重要他人的评价而来。我们老师家长就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你老是说他这不行那不行,时间长了,他真的就认为自己不行。就像那只可怜的跳蚤一样。会给自己设一个限制。认为自己永远也跳不出了那个玻璃杯。
不要黑任何一个孩子的生命下定段。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给大家分享一个林清玄的故事。
(知名台湾作家林清玄小学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一本世界地图。打开首先看到埃及的地图,诞生了长大以后去埃及的梦想。因为埃及有尼罗河,有亚斯文水坝,有金字塔,有人面狮身,有美丽的埃及艳后!
沉醉和向往,误了添柴,导致火炉熄灭。他的爸爸披着毛巾冲出洗澡房一顿臭骂:我用我的生命给你保证,你这一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那么远的地方!
二十几岁的时候,林清玄离开台湾,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埃及,旅行了三个月,在金字塔前面,他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亲爱的爸爸,记得小时候,你曾经打我一巴掌,踢我一脚,保证过我这辈子绝对不可能来到这么远的地方,现在我就坐在埃及的金字塔下面给你写信!
是的,人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预知,又如何能用穿越时空的眼光断定他人的未来呢?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扣帽子。我一个来访者。这样告诉我,老师,我没希望了。我说,怎么了?我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猪,你就是猪脑子,你怎么那么笨呢?我看你是没救了。那孩子很痛苦。越是不可爱的孩子越需要被爱。越是不被关注的孩子,越需要被关注。一个孩子没被爱过,他就不会爱人。不要怪一个人冷漠自私,那是因为他没有能量,他是空的,他怎么去爱别人。(40分钟)
7.关注正向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8. 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两句话:
我们都是为你好呀,看放到大街上谁说你;
你看人家的孩子。
9.孩子最讨厌被问到的两个点。一是:被问“为什么”。二是:和孩子探讨失败的经验。为什么错的?咋回事呀?是不是又……?
家长有一个特异功能,聊什么都能聊到学习上。
5.因为关注正向的一面,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个人的自尊、自信,自我掌控感。
而一个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长期如此,会行成“习得性无助”。
6.看视频《改变语言,改变世界》。
7.怎么样能关注到生活中更多的正向,需要我们有一颗难得之心。写写生活中的难得。10条。
8.关注正向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9. 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两句话:
我们都是为你好呀,看放到大街上谁说你;
你看人家的孩子。
10.孩子最讨厌被问到的两个点。一是:被问“为什么”。二是:和孩子探讨失败的经验。为什么错的?咋回事呀?是不是又……?
关注好的,坏的很就会越来越少。人是一个系统。优点多了,缺点自然就少了。就像阴阳太极图。白的部分增多了,黑的部分就少了。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黑色,而是扩大白色就可以了。正像一个屋子很黑,我们怎么让它亮?打开灯就可以了。对吧。所以,我们要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越是不可爱的孩子越需要被爱。给可爱的孩子的爱是锦上添花,给不可爱的孩子的爱是雪中送炭。
说出对方身上五个优点。小组交流。什么感觉。挑人分享他说了你哪五个优点。重复一下。现在什么感受。
有的老师可能有这样的疑问,那我老说他优点,孩子翘尾巴,怎么办?赞美的方法技巧有很多,并且关注正向要和鉴定规则并行。今天时间关系,不能讲了。这是两个小时的课程。
(二)关注解决。
1.讨论问题只会带来问题,讨论解决才会创造解决。这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创始人之一德沙泽尔的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时,我们会发现有些问题真的找不出原因。你说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呢?有的即便找到原因,又能怎么办呢?前几年,我还没有学习焦点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她很痛苦。和我说。她说我有问题,我就受不了我自己。我的这个问题,我爸爸身上也有,我看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深深烙印的。我就想是我爸的问题,就埋怨我爸。可我想想,我爸也很无辜呀!他那个样子如果往上追溯,那不得埋怨我爷爷,那我爷爷怨谁呢?怨我爷爷的爸爸,我爷爷的爸爸怨谁呢?怨我爷爷的爸爸的爸爸?所以,事出未必定有因,知因未必能改变。
问问大家,两个学生打架:你一般怎么处理?说,为什么?为什么?意味着被指责。他就关上了心门。他就不愿意和你说话了。可以这样和孩子说。你们打架,一定有打架的理由。一定也有自己的道理和不得已的地方。那现在你们说怎么解决呢?有没有比打架更好的解决方法呢?比如作业没完成。怎么办呢?你来说。
2.问题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就是说,遇到问题,我们怎么样去解决很重要。
比如:学生上课爱接话的问题。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两个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老公晚回家。(一共举两个例子来佐证)
心理学是干什么的?通俗的解释,研究行为背后的心理。当我们看到某一行为的时候,要想到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比如,爱接话的孩子,他一定是特别想引起我们的关注的。他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一味的压制的话,是起不到效果的。我们以空杯心态,去听当事人说。倾听他,共情他,理解他。他是能够感受到我们的那份诚意的。但如果我们以上位者的姿态去质问他,为什么?为什么的时候。当事人就会马上陷于自我保护状态。
3.我们想帮谁,要先和他是一伙儿的。让他感觉这老师和别人不一样,不是一上来就是想改变我来的。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给大家讲个故事。
临床心理学大师艾瑞克森。在临床应用中他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一个患有惊恐障碍的病人,从不走出病房,整天往窗户缝上钉木板,企,企 图“杜绝外界的危险”。别的医生束手无策,向艾瑞克森请教。艾瑞克森走近这个病人,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和他一起钉了起来。把屋里钉了个遍之后,艾瑞克森建议说:“你看,走廊的地面上也有一些木缝,我们去把它们也钉起来,好不好?”病人想了想, 终于第一次走出了病房,使后续治疗成为可能。
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
焦点讲究借力。借力发力不费力。
焦点三借力。(举例子讲述。)
向过去借力。(过去哪些时候做的比较好?比如说。)
向未来借力。给中考高考的学生做人对一件事的讲座时,和孩子们谈目标。让他畅想美好的愿景和未来。你理想的大学是哪所大学呀?大学什么样子呀?想想,你考进了这所大学,你会是什么感受呀?你会做些什么呢?你会说些什么呢?您的家人朋友会怎么说呢?他们这样说你又会想到些什么呢?未来的您看到现在的您真么努力,会对现在的您说些什么呢?他可能会比较欣赏现在的您的哪些特点呢?10后的您会比较感谢今天的您做的哪些改变呢?
未来愿景探讨的越详细,越能激发现在行动的动力。向重要他人借力。(沙盘游戏的案例。)当你有变化时,你最希望谁先注意到,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最希望他先注意到呢?他曾经给你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他希望的你是什么样的?如果他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他可能会怎么做?如果他在这,他可能会认为你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什么,如果他知道了你的情况,你猜他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他可能会怎么想?她可能会怎么说?
(三)聚焦现在与未来
1.如果有一位会成为众人敬仰的伟人,会是谁?
“如果我告诉你们,在这3个人中,有一位会成为众人敬仰的伟人,你们认为会是谁?猜想一下,这3个人将来各自会是怎样的命运?”
对于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孩子们都选择了C;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家的推论也几乎一致:A和B将来的命运肯定不妙,要么成为罪犯,要么就是需要社会照顾的废物。而C呢,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注定会成为精英。
然而,菲拉的答案却让人大吃一惊:“孩子们,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认为只有最后一个会成为众人敬仰的伟人,可是,你们错了。这3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二战时期3个著名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是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恶魔。”
孩子们都惊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们,”菲拉接着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过去的荣誉和耻辱,只能说明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不是完人,连伟人也会有过错。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才……”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一个人会被过去所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每个人都是有强大的复原力的。不要看他过去是什么样,未来都有无限的可能。(如果说我们以前对孩子有不好的方式方法,也不要太自责。因为每个父母一定是在他当时的条件下,把自己的最好的给了孩子。可能不好,但他不知道那不好。在他当时的生活脉络里,思维框架下,已经是最好的得了。自己的故事讲述。)也不要对孩子说,都怨妈妈不好,这样的话,孩子会推卸责任。那我不好都是你造成的。所以,不好就不好,不必过度自责。
焦点更看重的是现在和未来。焦点是以终为始的学派。未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现在能够做些什么?就是找到你的目标和方向,对未来有个清晰的认识。未来想要啥,现在我能做点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越盲越忙。
举例子。(自己四个月的学习目标。)砍掉无效的活动。
开班会,可以和孩子们探讨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要从哪里做起。探讨的越细致,实践的越扎实。
我一个朋友教英语的,他班上的孩子,学习几乎什么都不会。他定的目标就是其中考试考30分。现在能做的就是一天背两个单词。结果考了50分。所以说,目标很重要。
盲目,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未来想要的就是目标。目标很重要。目标就是导航。就像我们坐火车。只要知道自己想去哪?是北京,还是上海。买张票就可以了。可如果不知你的目的地何在,你可能会搭错车。若你搭错车,你经过的车站也是错的。
目标很重要。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在1979年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调查报告。在调查中,他们询问在应届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结果只有3%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写在了日记本上。他们把这些人列为第一组;另外有13%的人在脑子里有人生目标但没有写在纸上,他们把这些人列为第二组;其余84%的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的想法是完成毕业典礼后先去度假放松一下,这些人被列为第三组。
10年后,哈佛大学又把当初的毕业生全部召回来做一次新的调查,结果发现第二组的人,即那些有人生目标但没有写在纸上的毕业生,他们每个人的年收入平均是那些84%没有人生目标毕业生的两倍。而第一组的人,即那些3%的把明确人生目标写在日记本上的人,他们的年收入是第二组和第三组人的收入相加后的十倍。也就是说如果那97%的人加起来一年挣一千万美元,那么这3%的人加起来的年收入是一个亿。
这个调查很清楚的表明,确定明确人生目标并写在纸上的重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的调查报告表明,这个世界上,只有3%的人有明确而清晰的人生目标,所以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另外有13%的人,有目标但有时清晰,有时模糊,所以他们的人生成功会超出平常人两倍甚至几倍,其他的84%的人,都没有人生目标(哪怕是模糊的),所以,这多数人的一生总是劳累而没有大的成就。(15分钟)
(四)关注成功经验
聚焦成功经验,让人有信心和力量。而失败的经验,让人沮丧和挫败。
你要和老年人谈话,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特爱说,我想当年怎么怎么样。讲起来眉飞色舞。你要想哄老年人开心,最好的一招就是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对于优秀的孩子,成功经验会相对多些。而不优秀的孩子,想找他做的好的地方,可能就会比较困难。我们看下面的三个例子,怎么引导当事人探寻成功经验呢?
小组讨论分享。(10分钟)
而你要想打败一个人,刺激他,问他失败的例子。给大家讲个故事。台球之神的故事。唤起失败体验。
(五)聚焦一小步的行动(10分钟)
视频《每天努力一点点》。努力去超过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那样就可以了。希望她每天都超越自己一点点。(四分19秒。)
2.不要翻旧账。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说什么来什么。老师的嘴也是开过光的。说什么来什么。想翻怎么办?憋住,忍住。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遇事要稳。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稳生定,定生慧。举例子。有个朋友,讲了他家孩子的故事。一次,孩子回家,砰的把门一关,就不吭声了。她当时就想,肯定有去打游戏了。他当时心里那个难受呀!都不能说。他就装着给孩子送吃的,进去了。结果孩子正在看英语书呢!第二天要考试了。他说,幸亏我没发火。我要是说,又想打游戏了吧。打游戏怕我看见不是?那孩子该有多讨厌我。所以,不要以过去的经验,老眼光看人。
比如说。孩子考试考了88分。丢了12分。那这88分就是她做的好的地方。如果我们关注他这88分是怎么来的?他就可来劲儿,有信心。如果我们说,为啥丢了12分?你看看,要不然就是满分了,就可以提高多少多少名次了。再比如孩子帮忙做了一顿饭,他能做到的心,能把饭做了,这就是正向的地方。如若你说他饭甜了咸了还是糊了,他就不愿意再做了。做了还不如不做。再比如一个学生开学,三天都迟到了,那没迟到的两天就是正向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