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距离24岁生日只有不到100天了,瞬间心头一紧。
23岁的事实我都还没有完全接受,没想到,24岁就快来了。
-1-
记得22岁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分享了Taylor Swift的一首歌《22》,听着她精彩的22岁,不禁憧憬自己的22有多么精彩。
我的22岁没有这么精彩,但也很奔波、很漫长,经历的实习、毕业、找工作、搬家、换工作……从校园到社会,很穷很迷茫很手足无措,大喊过:fucked up
23岁生日前夕,心情还蛮复杂的。
总觉得23是一个分界点,23之前是二十出头的学生,23之后就是真的走在奔三路上了。
心境,也要从校园生活,跳到更为复杂现实的职场生活,甚至不久后还要面临婚姻的烦扰。总之,23岁,要从孩子成长为独立的大人。
那天,我许了一个愿望——“健康平安,脱贫脱单”,满怀希望地期待新一年。
没想到的是,在每天上班、下班、等发工资的重复中,我的23岁悄悄地快走完了。
周一至周五,被闹钟叫醒,然后花半个多小时到公司,上班—吃饭午休—上班——下班,然后回家自己下个面条或饺子,偶尔和同事们聚个餐。
终于熬到了周末,睡个懒觉,有精神的时候找朋友聊聊天聚聚餐,没精力的时候就在家自己看书看电影,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回想起来,23岁这一年甚至没有什么大波澜,每天都这样重复着,唯一的不同,就是近期换了工作之后重新认识了一群人吧。
生活半径也没有多大变化,除了回家和出差,也没有去别的城市看看。反而更喜欢看电影了,沉迷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体会现实中不同世界里的冷暖人生。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得越来越快的呢?
-2-
小学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漫长的一年,要经历两个学期,一个寒暑假,两次期中考,两次期末考,学好多知识。学习成绩浮浮沉沉,有时被老师夸奖,有时可能又被点名批评。
上课偶尔打打瞌睡,下课和前座后座同桌,一起说说笑笑,讨论芒果台最新的节目和电视剧。
放学以及寒暑假其实也没什么节目,就去小伙伴家串门,一起听周杰伦、蔡依林、SHE、飞轮海等的新歌,或者去就近的公园里打羽毛球、玩野生烧烤。
小学的6年,就是整个童年,仿佛占据了20多年人生将近一半的容量。
接下来的初高中时代,在青春期的启蒙和繁忙的学业中开启了对这个世界的初步认知。
一年依旧是两个学期,一个寒暑假,但有无数次考试,知识量增长更快了。每天最让自己情绪变化的,就是成绩表上自己名字的位置。至今,我都记得我中考和高考每一科的分数。
放学和放假的生活更加没有什么节目,也就是写作业和忙里偷闲看看电视罢了。
那是我知识量增长最快的6年,也是最自律、最心无旁骛的6年。
那也是我最开始感知到时间的快速。
初一时感觉时间还是挺慢的,渐渐地越来越快。直到高一,望着高三的师兄师姐洗旧了的校服,为他们感到沧桑。结果没过多久之后,自己也搬进了高三楼,穿着洗旧了的校服,看着稚嫩的小师弟师妹,感慨自己的沧桑。
上了大学,很享受地变成了“小鲜肉”,在一片空白的状态中胡乱奔走,进社团,学二外,去兼职,一晃又变成了“老饼”,准备找工作进入社会。
大学的时间里做了很多事,但总觉得自己是和时间在奔跑中度过的。
直到毕业,我又变成了职场小鲜肉。
生活节奏的不断重复,让我已经感觉不到时间的脚步了。
想想竟然有些害怕。
记得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作者雷斯林,他觉得自己是一个25岁的中年人,没有了从前1500块生活费时那种对于青春、未来、人生的热情。
24岁快来了,25岁也近在咫尺了。
现在的我,有时候还会梦到曾经上学时候的场景,那种充满希望地努力着的感觉依旧很清晰。但可能就在25、26岁,我就会从满怀希望的小鲜肉变成机械的职场蚂蚁,棱角被磨平,青春的朝气消散殆尽,直到30岁被家里和社会催促,变成为房子、孩子焦虑的已婚妇女。
如果用成功学的话来说,这样的心理无非是不思进取的堕落行为;用文艺青年们的话来说,这样的状况无非是很“俗气”的。但实际上,谁说又不是很多人的现状呢?
-3-
知乎上有不少人探讨过,为什么时间会过得越来越快?
小学时是一个月一个月过,大学一学期一学期过,工作后就变成了一年一年过。越往上过得越快。等人到中年甚至老年的时候,十年就是一眨眼的瞬间。
其中一个关于“记忆增量”的解释我挺认同。
“五岁的时候人的记忆有五年,这时候过一年,到六岁时,记忆增加了五分之一;六岁到七岁,记忆增加了六分之一;七岁到八岁记忆就只增加了七分之一。
以此类推,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过多一年,记忆便只增加二十分之一。
可能等你六十岁的的时候,过一年记忆只增加六十分之一,那时时间就过得更快了。”
小的时候,每一天几乎都是新鲜的,等到成年后,你对世界的可认知范围越来越小,每一天都在重复,新的记忆越来越少,记忆增量越来越少,自然时间也就越来越快。
拿我对周末的感觉来说,就很明显。
如果哪个周末,我睡到10点醒来,玩一下手机然后慢吞吞地上个厕所,然后慢悠悠地吃个早午饭,再拿手机看个电影或综艺,下午看看书,然后再睡一觉,就到了晚上。一整天几乎没有任何“新记忆”产生,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
但如果周末,我一样的早上10点起床,吃个简单的早午餐之后出门,去书店或图书馆看看书,然后再去商场看个电影,晚上再和朋友一起吃个晚餐,聊聊天之后再回家休息。虽然一样是吃饭、看电影、看书,回想起这一天,就不会觉得那么短了。
因为,我们走了不同的道路,见到了不同的人,去到了不同环境,新的记忆产生了,也就不至于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当然,相比起周末去做更有记忆增量价值的“义工”、“旅行”等活动,这样的周末长度,确实又显得很短了。
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旅行”等走向远方的形式,才能放缓我们的时间脚步呢?
其实,也不尽然。
张爱玲在散文《道路以目》中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从家里上办公室,上学校,上小菜场,每天走上一里路,走个一二十年,也有几千里地;若是每一趟走过那条街,都仿佛是第一次认路似的,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希罕,就不至于“视而不见”了,那也就跟“行万里路”差不多,何必一定要飘洋过海呢?
是啊,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以第一次认识的视觉去看、去感受走过的街道、见过的人,或许,也可以做到“行万里路”的效果。
如果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学会用心观察周遭事物,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心”吧。
说回到年龄问题,越长大越害怕时间的脚步,可无奈时间真的过得越来越快。
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真的对身边发生的事越来越感觉到“钝感”,机械地一天一天过活,那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其实我害怕的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害怕有一天,我忘记了在课堂上听课做笔记的感觉,忘记了每天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忘记了对未来怀抱憧憬和希望的热忱。
今年的24岁,该许什么愿望呢?
或许,可以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