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名”到底是什么名,谁的名?

“道”与“名”到底什么关系

一提起道家、老子,绝大多数人都能开口就诵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而且大多数人也能较为肯定地理解“道”的含义。但对于“名”,却并不能有清楚的认识了。

“道”与“常”又是什么关系

在讨论名的含义之前,我们还是要先把关于“道”的一两个概念再明确一下。以道德经的原文来看,老子所言的“道”即是宇宙天地之大本,也就是形而上的本体。韩非子的解读可以说是准确的:“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传文】,传文的公众号ID为:Chinachuanwen

道德经开篇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道”,尤其是“常”,是不是应该理解为“恒常不变”的道体呢?以全文其他涉及“常”的文字内容综合来看,对于“常”字更准确的理解,应把它看作是“道”的另一种表现,以古汉语的语义理解,更应将其视为“道”的互文,说得直白一些,“常”也是“道”,“道”就是“常”。如原文中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常无名”等等,都可视为以“常”来指代“道”。

“名”到底是什么名

道德经全文被分为两个部分,即道经和德经,按历来学界的理解,即分别重点解说“道”的“体”和“用”两个部分。有“用”就有“道”表象。原文中“道”“名”并举,即是对本体和表象在开篇就给以明示。王弼对老子“道”与“名”的注释为:“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名有形之时,则为其母也。”这种注释对于老子的整体哲学观点来说,算是通顺的,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名”的意义。


而道德经原书的文字则更能准确的剖析“名”: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中,“视之不见”言其“色”,“听之不闻”言其“声”,“搏之不得”言其“触”,三者相合而为“名”,这个“名”就是道的“象”、“状”,类似于释家的“相”——色声香味触法。那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义用最简短的文字来概括就是道者无相。

百家争鸣中的“名家”,在很多思想上也与老子的“名”相关,如公孙龙所说的,“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但公孙龙的坚和白在老子的理论中,这都属于相状层面。

“名”到底是谁的名

如此看来,道德经开篇的“名可名”,第一个“名”的真正意义为“道之名”,即本体的相。“名可名,非常名”应理解为:道的相如果可以名状,那么(我们所名状的那个相)就不是道的真正的相。也许正好对应了佛教思想中的理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传文】,传文的公众号ID为:Chinachuanwe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在于:刘强东帮助别人富起来的方式太过于落伍了,有点站在道德制高点做公益的嫌疑。但事实上,助人的最...
    海蓝堡堡主阅读 218评论 0 2
  • 半年之后,阿里人家、阿里广场快要封顶了,老马的手下来找我了,说:欧总,阿里人家要预售了,房管局备案要面积,广场那边...
    Lee_Cheng_Choi阅读 294评论 0 0
  • 活着面对着、迎接着生活,相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带着梦想、带着希冀活着,承受生活的磨难,亲人的苛责...
    清浊散人阅读 317评论 0 0
  • 爱情和面包,哪个更重要?面对小芳提出的这道选择题,她不加思索,说:“年轻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笃定只要有爱情,即...
    云端儿阅读 232评论 0 1
  • Android项目的目录结构 Activity:应用被打开时显示的界面 src:项目代码 R.java:项目中所有...
    爱编程真是太好了阅读 2,674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