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骂了员工,员工很生气,一肚子气回到家,话没说两句就和妻子吵起来,妻子感觉很窝火,刚好调皮捣蛋的儿子又惹麻烦了,妻子忍不住就把儿子打了一顿,儿子很委屈,就踢自己家的猫撒气。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讲述的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情绪的传递机制:人的愤怒情绪和不满情绪,往往会沿着社会关系链条由强到弱依次传递,从金字塔尖一直传递至金字塔底层,而处在最底层的个体,往往由于无处发泄,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坏情绪是消耗
一个人长时间处在不良情绪里,不仅他自己受煎熬,还会让周边人备受煎熬。父母焦躁没耐心,孩子就会紧张不安;老板若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发脾气,员工就会畏首畏尾;反过来讲,孩子紧张不安就舒展不了天性,父母就会更加焦躁,员工畏首畏尾不敢担当,老板就更要发脾气了。
不良情绪如不加以控制,形成传递后,便会弥漫和互相影响。所有的负面情绪,浪费着我们的时间,也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你的坏情绪里,藏着不想面对的自己
网上有一则故事流传很广:在我12岁时,妈妈和爸爸离婚了,就因为爸爸往她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多次劝阻无效……亲友来规劝,外婆气愤的骂她 “你就是书读太多,事儿就多了”。
在外婆眼里,她的女婿高大英俊,能赚钱,孝顺顾家,反而是女儿任性自私,不考虑孩子和父母的感受。她也很难理解妈妈痛诉爸爸的那些如不爱洗澡、衣服袜子乱扔、吃饭狼吞虎咽、没空陪她、记不住她生日、纪念日,……哪能算是毛病,男人不都是这样的?
这个故事尽管说的不是情绪问题,但是放在这里也一样可以理解。就是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比如,有的人会体验到温和或者快乐,但有的人,却只能感受到愤怒或者难过。为什么?
其实,在我们所产生的每个情绪,都不是单纯的当下事件导致的,它都伴随着过往未处理的怨恨和委屈。
每当有坏情绪袭来的时候,它都隐藏了一段悲伤的往事,那里更是隐藏了一部分我们不愿去面对的自我——那个内心不安、充满恐惧、无效抵抗、改变不了、痛彻心扉……的自我。
学会与坏情绪和平共处
所有的坏情绪,都是通往成长的契机。因为只有你,才是你情绪的生产者与控制者。
面对坏情绪,一味压制和掩藏并不是好办法,成熟而明智的办法,是你需要对坏情绪保持警醒,当它出现时,要勇敢地去面对它,进而探究它。
出现坏情绪,你要尝试去觉察触发自己情绪的按钮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这个人、这种处境,对我来说这么难以接受?为什么我被激起愤怒、委屈的情绪?你的潜意识里又在抵抗什么?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模式。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的情绪按钮就不会那么轻易再被触发了。
只有当你不再对坏情绪抱有偏见,勇敢地正视它的时候,成长的可能才会出现。
3个办法迅速从坏情绪中抽离
1)记录情绪
把情绪记录下来。写下什么情况引起令你关注的情绪。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精确地找到情绪形成的时刻,而不让它的起源溜走。
2)运动
运动能使人忘却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分散对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消极的体验中摆脱出来的作用。通过适当的运动项目、方式、场所,可以释放内心的郁闷,减弱或消除不愉快的情绪,降低由于应激生活事件所导致的内心紧张状态,保持心理平衡。一旦情绪不好,尽量远离负情绪场,让自己出去走走,让紧张的情绪调节一下。
3)做证明能让自己注意力转移的事情
如果你喜欢阅读,日常就积累自己喜欢的、能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的文章;如果你喜欢看视频或者影视剧,就把自己的喜欢的片段或者视频保存起来,每当情绪不好的时候,立刻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个方法对我自己很有效哦。
拿破仑曾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要想控制情绪,必须首先与它握手言和。
坏情绪与负能量,不过是你我那么多不完美中的一项而已,学着去接纳它,唯有承认它是自然存在的,你才可能真正理解它,并把它留在原地,而你,朝更好的自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