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7
今天阅读《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李华平教授执教的《卖炭翁》的课堂实录,甚是喜欢,钱梦龙老先生的点评,更是深刻及时。李华平教授执教的《卖炭翁》一文以故事为中心,用复述、透视、比较、续写四个环节来构建课堂。整节课从知情初交心到入情感文心、动情知翁心、移情懂本心、抒情见我心。由初交心到见我心,由入情到抒情,由读文本到写自我,课堂上层层推进,渐次深入,环环相扣,美境频生。
摘录何庆华老师评教李华平教授执教的《卖炭翁》,以故事为中心,用复述故事、透视故事、比较故事、续写故事四个环节来构建课堂。整节课从知情初交心到抒情见我心,由入情到抒情,由读文本到写自我,层层推进,渐次深入。老师朴实上课,实在教学;学生听说读写,有效训练,使观课着如看天际流云舒卷,似听庭前花开有声。
李华平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朴朴实实地上语文课,实实在在教会学生读书、作文、听话、说话,不搞花架子,不故弄虚玄,不自我炫耀。课堂初始交流预习环节,李华平教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预习时做了什么,懂得了哪些?”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李教授激励学生要有种“包揽”意识,积极思考,踊跃交流。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李教授在此环节继续让学生同桌合作交流互相复述故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早就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这种兴奋的情绪,热切的主动性,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才是真正的引导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是什么?
肖培东老师说:“就是陪着学生,趟过那条浅浅的河,不喧不躁,不慌不忙。浅浅地,把语文交给阅读。深深地,将课堂还给学生。静静地,等待学生拔节抽长。”语文的课堂就是生命的课堂,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去静听心泉叮咚,生命拔节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