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骑车走在下班的路上,路灯昏黄,身边是形形色色的车流,天已黑透,本来把油门加到尽量大的我,不由自主地渐渐慢起来,我心中慢慢升腾出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告诉我:不必那么急着追逐什么,因为,你想要的,本来就有。
我想起了武志红的《巨婴国》,一篇曾经触动过我的文章,这两天再次触动着我。
我们和别人互动时,特别是恋人之间,会发生这样的模式:我想证明我自己是好的,所以,我就拼命对你好,当你没有因此而感激并对我好时,我会在心里骂:你这个坏蛋,我对你这么好了,你为什么还不对我好?可是,当你因为我对你好而对我好时,我会想,这份好是不是我的“讨好”“挣”来的,这种感受还是不能让我感受到我自己的好。这也就是说,我的好要通过你的反应来证明,但是,当真正被证明时,我又会陷入自我怀疑:我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认定自己是好的呢?我的好,无需别人来证明,别人的反应视他自己的心情、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而定,与我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确实是一个明亮的夺目的白色圆球,我会因为别人说我是黑球或灰球而生气吗?我明白自己是好的,那么,就无需去讨好别人,也无需为别人是否证明了我是好的而生气。当我坦然做自己时,不再从对方那里求索什么时,想必对方会很轻松,自己也会很轻松,这份关系的质量自然也不会差。
想通这个,武老师在文章中说,很想去天台上欢呼跳跃一会儿,而我,在这夜色中,心中有一股又一股幸福而温暖的能量在在流淌。
这也让我想起今天我在美国作家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中看到的一些文字。
书中写道,“神”说:你为什么不敢相信自己是神的化身,有一天,可以经验神的经验,最终走向通往神的路?
“我”说:我不敢相信这一点。
“神”说:为什么你相信你是罪人时那么容易,相信你可以成为神的圣灵时那么难呢?
“你们甚至创造出各种宗教,它们说你们天生有罪,生来就是罪人,而这只为了让你们自己相信你们本身是罪恶的。你说真的很难追随基督的履迹,很难听从佛陀的教训,很难留住奎师那的光茫,很难成为大师,然而我告诉你:否定你的真实身份比接受它要困难得多。”
“你是善良和同情和悲悯和觉悟。你是和平和欢乐和光芒。你是宽恕和耐心,力量和勇气,危难时的仗义者,哀伤时的安慰者,创痛时的疗愈者,迷茫时的指引者,你是最深的智慧和最高的真相,最伟大的和平和最美好的爱。你是这些。在生活中,你偶尔会认识到你自己是这些。”
“请选择从现在开始永远地认识到自己是这些。”
写到这里,我在想,作为一个人,这份认为自己是“坏”的体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生命的最初,我们呱呱坠地地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依赖于我们的养育者的照料。已为人母的我知道,作为母亲,也有因为照料孩子筋疲力尽的那一刻,也有因为孩子哭闹而手足无措的时刻,当然,也经历过无法满足孩子所有愿望的挫败感,也经验过自己是否是足够好的妈妈的迷茫,甚至,偶尔也有像个恶魔一样对孩子发脾气、发完又无比懊悔的瞬间,那么,我的疲劳、手足无措、挫败感、迷茫、愤怒和懊悔,是否就是孩子觉知到自己是“坏”的本源?我小小的孩子是否在想:妈妈为什么不像平时一样温柔而有耐心了呢?是不是我不够好,我现在很坏,所以她才这样呢?可是,事实上呢,我的小小的孩子并不知道,她一直是好的,只是,妈妈也有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有时自己也尚不可控的情绪。
还有一点也需要注意,就像有晴天也会有阴雨天一样,养育者中有称职的养育者,当然也会有不够称职的养育者。
明白了这个道理。找到了自己认为自己是“坏”的本源。那就不妨就认定自己是好的吧。
无需他人的肯定,无需他人的证明,就直接告诉自己:我就是好的,我正走在通往经验神的经验的路上。
人人都在探寻:上帝在哪里?
我说:上帝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