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到通知要报送2019年上半年科室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才意识到做好工作记录是多么重要但是非常单调的,就像每天的刷牙洗脸一样。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单位要求要在EXEL表格里记录每天上下午做了什么工作,虽然觉得记得太细有点繁琐,不过确实有效的提醒自己每天做了什么,每周做了什么,每年做了什么,而且最有用的一点就是可以准确倒查哪一天做了什么事,非常实用。
每天记录工作内容的要求是好的,就像很多道理一样听起来很好,可是往往在现实中很难坚持下来,结果,大半年后基本上不记了,等到年底了,才开始查漏补缺,找找笔记本、找找手机日程记录,再问问别人,还有查找一些工作照片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把忘记的工作记录找回来。
不仅仅是我们当事人疏于记录,领导也不再继续督促,过了不到一年这要求也就荒废了,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么不了了之的,人的自律普遍不高,监督机制又不健全。
后来,过了几年,又一新领导上任,狠抓工作,对职工要求极其严苛,为了体现每个人的工作成绩,也实行记录每天上下午的工作内容。
由于领导非常严苛,大家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因此开始实行的前两三个月都记录比较齐全,慢慢的也就开始疏于记录了,等到要写上半年总结的时候,才开始补充。等到年终要交工作记录时,又开始新一轮的补充记录工作,补齐全了才交差。
写全了全年的每天工作记录,再写总结时就非常方便,统计具体工作任务更方便,也不会有缺漏,实用性不言而喻。
再后来,领导也不再要求了,大家也就自然而然的不记录了。如果每月都让大家把每天工作交出去,那么大家自然也就坚持下来。当然了,个别人不需要别人的提醒或监督,仍然做好自己的工作生活记录。
现在,单位没有要求再写每天的工作记录,也不需要上交记录,能够坚持记录的人几乎没有了吧?
现在,拿什么来统计半年的工作记录呢?无非就是回忆做了几件比较重要的工作,翻看工作记录本的会议记录,还有就是看看OA系统已办结的公文等,找到相关的目录内容后还要找具体数据,如此写出来才有血有肉。
翻看工作记录本,会议内容稀稀拉拉,没多少实质性的工作记录。这也不能怪我们,毕竟从去年机构改革以来,几个单位重新洗牌组合,基本上只做规定的工作,做好份内事情了。
其实,不管工作多少,每天记录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重要性都懂,能够把这简单的事情天天做下来,好像就成了一件难事,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跑个几公里没问题,休息一会儿再跑个几公里也没问题,可要是连续跑21公里或42公里,可就是大问题了。
好了,既然认识到这个问题了,那就记录好今天的事情,回忆前些日子的,把落下的记录补上,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