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首先祝天下的父亲都能拥有“觉醒”的力量,成为家庭的带领者、保护者和支持者。这不仅是一个祝福,也是我奔跑的一个方向。
上期跟大家讲到了模式问题,那么今天再带大家来看看“专家型父母”和“教练型父母”到底有哪些不同?
上次给大家讲解了过去经历-模式-思维-行为/语言-结果/现状的逻辑递进关系。
通过这个图,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往往是想通过孩子语言或者行为上的改变去改变他们的现状,比如,“把手机放下,赶紧做作业去!”“这个不健康,赶紧别吃了!” “你应该这样做!”“你不能这么说!”
这样的办法从短期看似乎是最直接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最低效的。
创问教练的PCC教练隋文军老师把这种行为称为“强压方向盘”,只有当家长压着才有效,家长一放手就失效。如果我们把专注力集中在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改变上,那么一定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挫败感。
关注行为和语言,会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事”上,而忘记了“人”。
那你说,我往前一步,去改变他的思维行不行?
也不行。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背后都有很强大的模式。我们想要改变对方的思维,就会陷入另一个陷阱。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那是不是无路可走了呢?
也不是。
正解不复杂,就三步:
第一步:把无意识的模式意识化,让我们的意识越来越清晰,看见模式就是顿悟。
第二步:接纳旧模式,意识到和旧模式对抗冲突是徒劳的。
第三步:刻意练习,形成新的模式,旧模式就失去了机会。
作为教练型的父母,我们更要去关注孩子本身:他们当下的状态、他们的语言、行为、情绪、情绪背后的需求、恐惧、担忧、他们的潜能等。当我们对事的关注超过了人时,安全、信任、有创造力的交流就已经不存在了。
当父母在用教练状态下时,他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去:
观察自我:现状(发生了什么),语言和行为(你做了什么),思维(是什么让你这样做)
认识自我: 信念、价值观、角色、使命; 你的角色是生命一路走來慢慢定义的你自己
超越自我:能够去跨越边界,放下不可能的信念。为我们人生创造全心的体验。 超越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用以前没有用过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对生活有新的认知。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家长自已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帮助家长看到新旧模式的力量,并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去形成新的模式。
为了让家长更深刻体会“专家型父母”和“教练型父母”的不同,我设置了一个讨论练习环节。规则如下:
1、四人一组,选一名家长做案主A,其他三位做教练,案主分享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5min】
2、第一轮:组员以【专家模式】给予反馈,提出建议,帮助A去分析疑惑和解决疑问。【10min】
3、第二轮:组员以【教练模式】进行提问,只可以用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不能用“是”或者“否”来回答,回答者必须有思考之后才可以作答,比如:“你现在是什么感觉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做到不迟到呢?”。封闭式问题就是用“是”或者“不是”就能回答的问题,比如“作业做了没有?”,“你想不想知道答案?”等),不可以问“为什么”开头的句子,不许评判,不给建议,引导对方看见自己,激发觉察。【10min】
4、用五分钟的时间,大家互相反馈一下使用这两种模式的不同感受
在练习过程中,我在两个讨论小组穿梭,看到父母们想要解决的都是行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习惯和学习动力方面。
当父母们以专家身份来给建议的时候,个个都滔滔不绝信手拈来,但是当到了教练环节的时候,父母们就开始卡顿了。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无法问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把开放性问题包裹在封闭式的问题里,比如有个妈妈被我指出来她的问题不是开放式问题以后,进行了调整,问出来的问题是:“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这其中有哪些影响因素呢?”。其实去掉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经过这个小练习,家长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家长的“自负”---始终把自己摆放在专家的位置上,提问只是为了引导孩子去跟随自己的想法,接受自己的意见,并没有真正想要跟孩子交流。家长们纷纷要求以后开设更多这样类型的工作坊,帮助他们在跟孩子的交流中真正使用上开放式问题。其实,开放式问题只是一个技巧,帮助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更加的全面、充分。更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真的带着好奇、不带评判的教练态度去聆听孩子的话,愿意引导他们去觉察自己。
作为教练,我不止一次看到在不带评判的聆听-反馈-发问中美好的事情发生。这次的小练习,希望可以激发到家长的“觉醒”意识,帮助越来越多的家长,踏上教练型父母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