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作为有宋一代文学成就的巅峰代表,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称蔚为大观。尤其在词的创作方面,成就颇高,开豪放一派之先河,被后世誉为“词圣”。他的《水调歌头·中秋》是一篇望月怀人的千古名篇,被历代誉为中秋词之最。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全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问,表达了词人对亲人(苏辙)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苏轼那种豪放不羁、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作者提出设问,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为下一句作了铺垫。“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向前推了一层。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样子?于是诗人想象那一定非常好,所以今晚的月才这样圆、这样亮。“天上宫阙”本为虚无缥缈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却似乎那么真实。“今夕何夕”的感慨在表达什么呢!作者在婉转表达他在出世入世的徘徊和仕隐抉择上的无奈啊!于是他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于是有了 “乘风归去”的想象。他想:“我将乘风飞向月宫,可又担心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经受不住那儿的寒冷啊。”作者于是把月亮上的“广寒宫”意象化象征着出世的清净地呢,虽然红尘多污垢,但是那一份炽热滚烫仍是作者不可割舍的呀。我们的东坡先生将这样一种矛盾情绪逐渐推向高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婆娑的样子。
整个上片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人间的炽热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中,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望月之情终于从虚幻回归了现实。
下片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和弟弟苏辙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难以入睡的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所有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开始埋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两相对照,情景映衬,更加重了离人的愁绪。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来为明月开脱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啊。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伤呢?词人的旷达自然流露出来。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更进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很有哲理意味。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打通空间的阻隔。因为对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从时空两个维度结合在一起了。作者通过“月亮”这种意象将时空融合起来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而这种博大精神境界的诗意表达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最美祝愿。
所谓“一轮中秋月,千古咏流传”,东坡先生一阕《水调歌头》把中秋的明月意象写的浪漫而又现实、理性且有情趣。苏轼的本意是即兴遣怀,是写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可是太多的人对这首词感同身受,发生共鸣。从帝王将相到达官显贵,从普通百姓到贩夫走卒,在《水调歌头》的曲调声中,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唱声中,无不将自己的一腔愁思寄托给了中秋的那一轮明月,无不将自己的祝福和思念送给那些远隔千里的亲人。诗意化的语言千年流淌,中秋月的意象万世传扬,民族文化中望月怀人的情绪被推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顶点,让后世的人儿无尽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