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更文的纤云第39篇
第一次到户外扎营,打开高山帐袋,却完全不知怎样用。
N多个金属杆,多片防雨布,摊在地上,发呆:怎么组装?
经过了好些年,我依然在户外扎营,扔出一大包东西,捡起折叠杆,把它们拼成两根,(其实它们之间都有软线串联),呈X型两根主体,把内帐先行固定,四角插入内帐孔:立即一个呈半弧型的户外帐基本轮廓有了。
剩下的,一一按形状往上安装,五分钟,扎营完毕。
在进行一件事的时候,体系和模块的搭建非常重要。
轮廓之后,再继续添加其它。
象高楼的主体框架,灌浇成型,一定是第一步,之后,砌砖,后面,再一层灌浇,砌砖。
所以,我要说的是,模块化,必定是第一步。
在通信行业的第一个五年里,我在话务员里,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了。
然后,那个时候,最高荣誉就是“服务五星”,就是别人接二三个电话,而我能接续到四十个电话。
因为,我总结出来,怎么开始索引,我打字也很快,或者在别人开口还没说完需要什么时,我已经预判他需要,等他叙述完时,我的信息,已经拍出去。
服务星信,是对我这个工作内容的最高荣誉。
那还能怎样,我再继续在这里继续挖,还有什么?
后来,我用时间不断更换自己的领域,行政、财务、销售、销售管控、数据分析、产品运营,甚至包括组织户外活动。
这些好似有用,但确实也无用。
因为,换行业,我又重新回到小白。
然后,因为了解心理学,在一次销售我增加了几万个活跃用户。
在一次沟通中,因为户外故事和客户聊登山,对于合作只字不提,告辞之后,他追来一个电话:下次过来,把合作的方案带上。
这时,我能说逻辑力没用,数据分析不得行吗?
知识和能力,有化合作用,它大概是:1+1+1+1=N
当他们经过深沉,会成为一种专属自己的产品,叫做:合成的专业。
第二步:带着“创造”含义的合成专业。
传统产业大家都不愿再干。
而新兴的产业需要的又是全才。
一个太LOW没人干。
一个太HIGH复杂得够不着边。
那个两层之间夹缝中的人群,都很无奈,也特别着急和焦虑。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所以,需要能把它定格下来的人,犹如摄影保留最精彩的瞬间。
或者,就是因为画面闪得迅速,需要有人把它还原,让观众看得更加真切。
那个会拍照和倒带的人,也许就是市场的奇缺。
在每个模块中辛勤耕耘者,时不时会惊叹航母的完美。而定格者每一块分割领域的人,赢得了专业。
而设计模块的那个人,就是奇缺中的能集大成者。
人群最多的是:是观众。
我们的机会真得很多!
精进中的职场人 纤云201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