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遥远的救世主》一书,我可是三进宫。先读了一遍纸质书,后来又听了一遍有声书,最近又追了一遍电视剧。虽然仍然有很多东西不是很理解,但是对有些地方的确有了自己的一些认知,梳理如下。
(一)什么是天道?
天道就是老天的安排,是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要退股时,丁元英为什么不挽留?芮小丹在面对逃犯时,敌多我寡,最终付出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这个结果丁元英能够预见到,为什么不阻止她采取行动?丁元英为什么要送给刘冰那个装有A4纸的档案袋,最终好心办成了坏事,直接把刘冰送上了不归路?因为他遵循天道。
原著里有这么一句话:只有自己觉到、悟到,才能得到。自己不能感同身受的东西,别人再怎么苦口婆心的说,他也不会理解,说多了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退一步,即使今天这关勉强过了,下一次还会这样吗?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因为价值观分不同,你走你的阳关路,我走我的独木桥。
欧阳雪跟叶、冯、刘三人就不一样,虽然她也是穷人出身,但是她的格局明显要大很多。遇到官司,前途渺茫,虽然自己也很无助也很痛苦,但是仍然痛快的给三人退股;虽然刘冰以丁哥给了一些新的证据,足可以改变官司的结果来要挟欧阳。
做为女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欧阳保持了足够的理智。她说,所有的文件签署我们几个人都在场,哪还有其它的证据为由,坚决拒绝了刘冰的非分之想!
最终刘冰伤心的打开档案袋,看到一张张A4纸时,刘冰知道他的末日来临了,他已经没有脸面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可惜的是,他跳楼之前还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虚荣、贪婪、无知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还在埋怨丁元英欺骗了他。
孟子有句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样都曾经是社会的底层人,因为见识不同,或者说是文化属性不同,欧阳雪的人生和叶、冯、刘的人生却大不相同。
这个所谓的文化属性可能是欧阳雪先天拥有的,也可能是后天习得的。它无影无踪,却在潜移默化的对欧阳雪产生影响。
正是这种文化属性,让欧阳雪成了本书中的一大赢家。这就是我们普通人所说的命吧,人的命天注定?
但是,哲学上讲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平时我们还说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这里说说丁元英和芮小丹。芮小丹是一个年轻漂亮、事业有成、家境优渥、敢想敢做、聪明绝伦、有主见有思想的佼佼者。芮小丹太优秀了、太出类拔萃了,这也造就她任性、固执、强势,听不进别人劝的性格。她一次次违背父亲和母亲的建议,回古城做了刑警害的父母为她担心受怕。在一次执行任务,自己差点命丧黄泉,而事后害怕时,最爱之人丁元英小心翼翼的向她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建议,芮小丹仍然坚持己见,不听劝阻。
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说,芮小丹是得道最深的人。但是正是因为她一意孤行的致命缺点,让她把一副好牌打成烂牌,早早的死去,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伤痛。
个人认为,依她的能力和资源,她的确不该做刑警。就像丁元英向她建议的一样,做个文化创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改变和影响人的观念,引导社会上的人都到文化属性的这边来,就像鲁迅当年弃医从文一样。这个社会将会更加富有活力,这个国家将会更加发展富强!
这样,芮小丹的价值就不是单纯的抓几个逃犯,挣多少钱能够衡量的了,她做的是利国利民、造福千秋的好事了!
丁元英是个什么人呢?他出身贫穷,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他名牌大学毕业、有很深的专业造诣;他深谙天道、大智大勇,被人们称为鬼才。
在普通人的眼里,他孤傲冷僻、过于自信、总是高高在上的指导别人而不给别人争辩的机会;他离过婚,据说是个让女人敬而远之的人。
他的个性如此鲜明,他注定朋友不会太多,能和他相知相伴的爱人更是太少。能遇到芮小丹是他俩互相的缘分,更是福分。他俩都应该互相珍惜才对。
对芮小丹来说,既然已经决定去读大学,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而且有如此相爱的知心爱人,未来的一切都很美好,为何要一意孤行的选择行动,让所有的一切灰飞烟没?
对丁元英来说,虽然非常了解芮小丹的脾性,知道自己可能根本无法阻挡芮小丹的选择。难道这就是自己不去劝阻的理由吗?
此一时彼一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明知道心爱的人正在遭遇凶险,他们两个可能从此天人永隔,难道他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商界运筹帷幄的过人胆识,发挥自己对文化属性的充分理解,尽己所能的劝说小丹迷途知返吗?
在对待叶、冯、刘的退股问题上,选择尊重文化属性无可厚非,毕竟没有人命关天。但是在小丹的生死问题上选择尊重天道,就有点过分了!这样的爱人值得爱吗?
丁元英最后可能选择皈依佛门,但是以他的智慧和学识,不是可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吗?我们现在的教育,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只要德才兼备就足够了吗?
我们要尊重天道,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的以尊重天道为由,为自己的不作为不担当找借口。这不是真正的尊重天道,而且是对天道的亵渎。
当然,作者的本意是好的。作者不惜让女主人公选择这种方式死去,让男主人公选择这种方式跟自己的爱人做最后的告别。虽然极端,但是她在呼吁国人:唯有自立、自强才是真正的救世主!它看似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二)天国的女儿和天国之恋
电视剧的主题曲是《天国的女儿》,这首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感觉就从遥远的天边而来,这与原著《遥远的救世主》的立意非常吻合。
剧中能称为天国的女儿的只有芮小丹。她活的通透、潇洒又认真、执着。职业选择芮小丹是典型的富二代,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拥有德国的永久居留权。父亲是国内知名大导演,有资源、有人脉,爸爸希望她学艺术,以后可以在影视圈发光发热,过上上层人的生活。这是很多人做梦都想得到的。
即使是清华学霸丁元英,在德国奋斗了10年才获得了德国的永久居留权。但是芮小丹根本没把这些放在眼里,她选择回国内念书,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女刑警。刑警的工作艰辛又危险,芮小丹就有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死里逃生的体验,这不但没有让她心有余悸的见好就收、选择辞职,而且当自己最爱的人说“国家机器不需要一个迟早被淘汰的女刑警”,建议她应该辞职时,芮小丹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道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芮小丹最后果然死在自己的刑警工作上,无怨无悔。伴侣选择现实中,像芮小丹这样的女孩子,不缺少追求者,但真正能够打动她的没有几个。
天作之合,上天把丁元英送进了她的生活圈,鬼死神差,她还爱上了丁元英。当她的好朋友肖亚文明确的告诉她,丁元英对女人有偏见,女人对他都敬而远之时,芮小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选择了既然爱了就要义无反顾的去爱!
优秀优越、敢想敢做的她竟然在丁元英的面前脱光了衣服,以求得丁元英的爱!一般女人谁能做的到?最终她赢得了丁元英的爱,并为她上演了一部扶贫的神话。
与传统的、一般的恋爱关系不同,不仅是女生追求男生,而且是女主变着法子的宠爱男生!对敢爱敢恨的芮小丹来说,才不管世人的眼光,传统的思想。她要爱就要爱的轰轰烈烈!
他们俩都是得道高人,互相尊重、互相成全,给这段甜蜜的爱情添上了独特的味道。不愧是神仙伴侣。
在剧中,男女主人公多次讨论过生死选择这个话题,其实从他俩的对话中,我们也能预见到小丹最后的结局。
在外单独执行任务时,小丹遇到了逃犯黄阿福。他们一共四个人,而且车坏了,小丹还把他们的车胎打坏了。按照常人的思维,这时候小丹最应该做的是,马上向组长汇报并请求支援,毕竟离这里只有20分钟的车程。自己可以退到安全的地方并严密监视这几个人的行踪。这样就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
可是这就不是我们的芮小丹了,早已经把生死看的很开的芮小丹,在敌多我寡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行动。不幸的是,在敌人的自杀性爆炸中,芮小丹身受重伤,但是她还有生的机会!
剧情进一步亮瞎了我们普通人的双眼,芮小丹觉着自己没用了,她这个样子已经无法掌控她所爱的人,最终她选择了自杀,把她和丁元英的爱情带进了天国,成了永恒的天国之恋!
(三)三个女主角人物分析
欧阳雪和肖亚文的家庭背景都不如芮小丹。
有相同点的是欧阳雪和芮小丹的父母都离婚了,不同的是,小丹的父母条件都很好,都没有放弃小丹的抚养。而欧阳雪是谁都不要的女儿,从小吃尽了苦头。
肖亚文和芮小丹都是警校毕业,但亚文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而且是女孩,是父母对她没有要求的孩子,任凭她在外折腾;小丹呢?独生子女,父母对她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可能是家里条件太好了,小丹比较任性,有主见,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无论是从职业选择、伴侣选择还是生死选择上,她都有自己的主张。
活着时,可能很多人羡慕她的生活,优越、洒脱、阳光、热情,但是她死去后,可能更多的人会感到可惜、不理解。只有元英能够理解。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这个丫头不简单啊!
而她的两个好朋友,虽然综合条件不如她。但是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对比之下,我们更愿意选择谁的人生呢?所以,不要随便去艳羡别人的生活,每个人的命里都有变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抛弃、不放弃,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对小丹的死,我是不理解的。看到小丹死去的镜头时,我流泪不止;丁元英在预见到小丹可能有生命危险时,他尊重了她的选择,但是他还是心存侥幸的。但是当他知道小丹没了的时候,自认为修行已经很深的他,还是没有摆脱常人的感情。他因为忧伤过度而吐血了!他父亲去世时都没有这么强烈的感情啊!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不只是自己的,小丹是潇洒的死去了,留给亲人、朋友的却是无穷的伤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为爱而高质量的活着!
孔子有句话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是啊,这种死亡方式就是小丹自愿选择的,所以她是天国的女儿,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们怎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评价小丹的死呢?
虽然自己做不到,但是我们仍然要给小丹点赞!
(四)三个男主角人物分析
最先出场的是刘冰。丁元英落魄时到刘冰店里把自己珍藏的唱片卖了。刘冰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还不忘在丁元英面前夸自己仁义。
丁元英是什么人,他阅人无数,他肯定知道刘冰是个见利忘义、爱贪小便宜的主。后来刘冰知道冯世杰和叶晓明想找丁元英帮忙时,虽然他心里不认为丁是高手,而且他还有不仁义在前,但仍然死皮赖脸的到丁元英家里去,要求把他也加进去。丁元英不计前嫌,把他吸收了进来。
后来,他自封格律诗的办公室主任,自印名片,任性的开着宝马车到处炫耀,一副小人得志、爱慕虚荣的龌龊形象。后来叶晓明提出退股,无知又虚伪,鼠目寸光又心比天大的他跟着退股了。而且,他还厚着脸皮请求继续在格律诗工作,还梦想有朝一日成为总经理,连叶晓明都说他的脸皮太厚了。
后来,接连发生的事让刘冰一次次打脸,一次次崩溃。当丁元英给他档案袋时,他就像捉住了救命稻草,哪里还能听得进去丁的嘱咐,从而把可能美好的前程又一次给葬送了。
最后,他跳楼自杀,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叶晓明,这三人中最精明,有一定的阅历和卓识,所以他被推举为总经理。但在关键时候,还是输在自己的认知和魄力上,中途退股,与成功失之交臂。
丁元英曾评价他:他的聪明是小聪明。可以说,叶晓明的失败是注定的,因为成功只靠小聪明是远远不够的,成功还需要有开阔的眼界和大的格局。
这三人中冯世杰是最大的赢家。他貌似老实巴交,但是最有心机。他第一次与丁元英见面,就人为的跟丁元英争辩,想借机靠近丁元英。后来的扶贫计划也是他的主意,他千方百计利用芮小丹,把丁元英扯进这个项目中来。在跟丁元英最后一次见面时,冯世杰勇敢的承认了他的小阴谋,并向丁元英道歉。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认定,冯世杰是个善良的人,他的结局不会错。
冯世杰最有眼光的地方是,退股时他留住了王庙村的几条重要生产线,这就保留了王庙村与格律诗的连接!只要格律诗有明天,王庙村也就有明天!
根据剧情,冯世杰最后会再次成为格律诗的股东,真正改变自己和王庙村人的命运!这也是本剧最让人欣慰的地方了!
个人认为,这三个人物是作者为了充分演绎强势文化和劣势文化的不同,而精心塑造的。虽然他们三人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他们命该如此,但是,相比于欧阳和肖亚文,我还是为他们三个叫屈。
肖亚文给丁元英做过一年的秘书,她非常了解丁元英的能力,否则她也不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芮小丹帮助丁元英安排住处。她就是想在芮小丹这里继续保留她和丁元英的链接,以求以后站在顶尖高手的肩膀上实现人生逆袭。
正是因为她太了解丁元英了,所以在三人退股、公司前途未卜的时候,她勇敢的买下公司股票,并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最后成了格律诗的新掌门人,真的得其所愿,实现了人生逆袭。
欧阳呢?她开始是不了解丁元英的鬼才的。在一次误会中,丁元英违背原则让欧阳雪去买一支股票,保证她能赚到至少一倍的钱。这个承诺真的实现了。再加上她和芮小丹的关系,欧阳雪开始坚定的信任丁元英。而且当丁元英想让欧阳雪担任格律诗的董事长时,丁元英对欧阳雪也是有承诺的,赚的算你的,赔的算我的。这句话就是个定心丸!所以在三人提出退股时,虽然欧阳雪很生气,对未来也很迷茫,她还是毫不犹豫的给三人退股了。她背后有丁元英的承诺,有丁元英这个靠山啊!
而叶、冯、刘三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对丁元英了解的不多,而且在平时开会、讨论问题时,丁元不听他们的各种顾虑和担心,只是简单的要求他们应该怎么做。这种矛盾积攒的多了,也必然会有爆发的一天!所以在决定退股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找丁元英商量!合作这么长时间,他们之间缺少该有的信任。难道这都是这三个人的错吗?
当然,如果都按照咱们想的来的话,就没有经典不衰的《遥远的救世主》了。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是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能够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