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老公经常会嘲笑我的视野不够广阔,我的抱负不够远大,我的智慧琐琐碎碎,他有时会流露伟岸高大的姿态忠告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什么,忧什么?想一想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通向现在,现在就在脚下,未来指向何方,会有多远……
孩子快要中学阶段会考了,各科知识要领纷杂繁多,上级领导希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考分已经指挥着学生,在焦虑压力中勇于扛起。我不由得受到这股压力的影响,忍不住又想叮嘱孩子:黑、红、兰三色用笔,注重平时梳理总结,不是为了交给老师看,让自己的心明白有数。书越读越薄,提纲挈领,内容收放自如。孩子听到我的唠叨,反馈一句:就算你说得对,我也没有时间了。我无法运用过去与他同理,我隐约觉察到手机网络与游戏,会悄悄吞噬用来达成目标的时间,最终回过神来时,我们偏离了轨道,忘记了目标,失去了方向。
18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提出的著名观点指出,人类的认知是完全理性的,人们会计算事物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从而确定其好坏。而理性思考的两个重要前提是:第一,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第二,我们拥有足够的处理信息的心理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上帝之眼,得到的信息不可能是完整的和完全准确的。就算我们得到了这些信息,我们真的会花那么多时间去考虑这一件事吗?就像个完全理性的人一样?如同菲斯克和泰勒所说,人类是认知吝啬者,我们总是试图简化复杂的问题,走捷径快速完成决策。我们采取的捷径可能会导致错误和偏见。
对于未来信息不完整的条件下,从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科学家还假设从众约等于合作者,不从众约等于偏离者。但群体思维是谁的思维?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某人占据了统治地位,偶然决定着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该群体会不会轻视甚至无视实事求是的评价。
我们只有通过仔细地分析,加深对这些过程的理解,才有希望改善人们的决策方式,并因此减少人们未来可能做出的灾难性决定。这即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