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好友相邀一起去看电影《尺八 · 一声一世》,本以为是关于尺八这支乐器的记录片,不曾想到观影后联想的竟是关于人生,关于什么叫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尺八,原是中国传统乐器,在唐代传入日本,由于在中国本土几近绝迹,上世纪末再从日本传回中国。 尺八的构造极其简单 -竹子一根,中通无底,管体一尺八寸(尺八因此得名); 而其制作却极其复杂 - 光从选材来讲就是万里挑一,往往从十几万根竹子中只能挑出寥寥数枝,更别提需要花五年时间晾干水分,再经过细致入微的打磨、调试方能成为一支乐器。 吹奏则是另一番考验,不同于任何别的乐器敲敲打打总会发出声音(哪怕是杂音), 尺八能够吹响已是不易,能吹成一支曲子是年余的努力,而吹成音乐家则是一生的付出。影片中日本演奏家小凑昭尚为了追求尺八艺术,过了很久“纳豆纳豆,pasta pasta (意面意面)”的清苦生活,看到这个桥段时,身为吃货的我悄悄地咽了一下口水,无法想象自己如果为了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咸菜咸菜,泡饭泡饭”。 如此这般的付出,尺八艺术家唯一的动机是“喜欢”- 不为悦人,只为悦己, 努力达成人器合一的境界 - “尺八,即是我; 我,即是尺八”。 当影片将近结束,大师佐藤康夫神定气闲地吹出《无常》时,刹那间我呼吸都停止了,忽然明白对于艺术家而言,一切名利真的是过眼云烟,他们的生命已经逐渐融入永恒。
什么是做自己?什么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很多人的“喜欢”都是对“愉悦”的执着,好吃好喝好玩轻轻松松无忧无虑,这样的快乐固然快乐,但是能够有多么持久就说不定了。 身边一些事业成功、财务自由的朋友们的经历无不印证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对“快乐水车”的发现:“当升职或是新房新车带给我们的兴奋逐渐消退时,我们又会开始去追求别的东西,如此周而复始。”那么,是什么使得我们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是没有花时间寻找?还是遇到困难就放弃?影片中数位尺八演奏家都提到当初选择尺八时完全没有功利因素,甚至是不被人理解-“以前在日本演奏尺八是很土的”,对他们来说,“喜欢”就是义无反顾、无惧困难、不计得失、勇往直前。前一阵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废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大意是许多人顶着“喜欢”之名朝三暮四、一事无成,我想这是大家对喜欢的定义大不相同吧,真正的“喜欢”相当于从一而终,而不是随性而为、摇摆不定;相当于面对“咸菜咸菜,泡饭泡饭”也能安之若素, 而不是投机取巧、急功近利。
真正喜欢一样事情,真的会快乐。 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尺八”, 不枉这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