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有时间,看了很久的《少年谢尔顿》。它讲述一个天才少年的日常生活,和父母姥姥还有哥哥姐姐一起生活的场景。
我觉得他很幸福,母亲疼爱父亲关心,哥哥姐姐对他不差,给他的少年早慧提供理解和支持。但到后来,我发现,他所收到的爱不过是建立在父母的"偏心"上,他的意见永远比哥哥姐姐的管用,父母会不自觉偏向他,最小的孩子,智商极高,让父母十分关心在意他。
最心疼的是哥哥,父母很偏心谢尔顿,哥哥有时会闹小脾气,但大多时候选择忍让,让家庭和睦。
这是外国父母的偏心,那中国父母呢?同样有。
电影《凤凰》讲述八十年代工薪家庭养育三个小孩,老大是个傻子,下面还有弟弟妹妹。由于老大傻,父母的目光永远只有他,所有好东西哥哥总占大头,忽视弟弟妹妹。在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中,弟弟妹妹能想到的只有早早远离家庭,家庭冷漠,父母逼迫他们成为"扶哥魔",不堪忍受的他们,一个随便嫁了人逃离家庭,一个辍学外出打工最后成为软饭男,结局似乎哥哥走向人生巅峰,结了婚有了钱,却不知一切全是靠压榨父母和弟弟妹妹得来。
我身边有些家庭有三小孩,两姐姐一弟弟。典型一定要生男传宗接代。基本都会存在一个问题,父母对某个小孩更加宠爱,忽略其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父母的偏心,或许成为小孩间矛盾的导火线,大家关系处理得很差。
父母也非圣贤,做不到绝对公平,所以,究竟父母要怎样做才能做好不失公允?还是个大学问,目前我搞不清楚,以后慢慢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