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幻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太空题材似乎有着无数的可能性:从人的勇气(《阿波罗13号》《火星救援》)到人的本质(《2001太空漫游》《超时空接触》),从外星魔物到异界奇观,从无脑动作到讽刺喜剧再到无穷无尽的太空歌剧,充满未知而又孤独寂静的太空,不止能让人放弃思考和理性,也能重拾思考和理性。
因此,深受《现代启示录》影响的詹姆士·格雷(《迷失Z城》)想要在太空冒险中重现这个对现代文明和父权意识的伟大解构的心思,算不得是异想天开。缓慢稳健的节奏,似乎是与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降临》《银翼杀手2049》同出一源;大量出现的旁白,也像是在向泰伦斯·马里克在《生命之树》《圣杯骑士》里的沉思和梦呓致敬。
然而,节奏慢并不是好的科幻电影的指标——瞧瞧令人昏昏欲睡的《湮灭》吧;文本化的叙事,又已经打破了“秀而不谈 show don’t tell”这一金科玉律。沉迷于将物理上的旅途/磨难比喻为心理成长的詹姆士·格雷,尽管在《星际探索》中展现了高水准的制作功底,但羸弱和片段化的故事过于形而上,也破坏了内心戏应有的表现力。硬科幻的场景搭配不合逻辑而又破碎的情节,又有些南辕北辙。
林林总总的细小问题,让纠结于“找爸爸”的《星际探索》无论是情感深度还是科幻强度上都鲜有亮眼之处。且不说几个段位之上《星际穿越》,就连传记体的《登月第一人》都有着更好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动力。
詹姆士·格雷想要在群星中寻找人生的答案——那就是寻找的旅程本身——但无精打采的银幕体验,让电影对浪漫主义与科幻结合的探索并不令人满意:既没能呈现与投资相匹配的视觉奇观,对严肃主题的讨论也并不出彩。
在商业电影的框架——或者商业电影的投资规模下,去进行严肃讨论和思想实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习惯了放飞自我不守规矩的文艺导演和独立导演来说更是如此。吃透类型电影的套路,找到一个坚实的好剧本,远要比创作者的自嗨更为要紧。
从摄影师霍伊特· 范· 霍特玛(《敦刻尔克》《星际穿越》《幽灵党》),作曲家麦克斯· 利赫特,到导演詹姆士·格雷本人,都是富有才能与经验的电影人,也都有着出色的履历。这保证了《星际探索》光鲜的硬件表现:视听震撼的太空电梯和月球追逐战,如梦似幻的原声配乐,以及不再年轻的布拉德·皮特的各种大特写。
然而,这些零零落落的精美场景,却并没有与整个故事产生真正的内在联系。将后阿波罗时代的背景转换成任何一个现当代背景,也一样行得通——这就与其模仿对象,《现代启示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汤米·李·琼斯迷失海王星,与汤米·李·琼斯迷失中东某国,并没有产生本质性的差别;布拉德·皮特是个轻度自闭的航天员,与布拉德·皮特是个轻度自闭的海军少校,也不会对故事走向产生本质性的影响。
弥补这个硬套在太空上的剧本的,是布拉德·皮特和汤米·李·琼斯的出色表现——毕竟对演员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理解太空。后者在短短的镜头时间里,展示了美国电影界的最好表演之一;而前者在经历了90年代的偶像期,00年代的成熟期和10年代的冲奥期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最佳阶段。年龄的增长,为布拉德·皮特在他原有的现代男性偶像形象上附加了新的表演层次,可以更好地传达来自现实生活的坚韧,苦痛与深度,也为这部几乎是独角戏的电影赋予了生命力。
这种将情感封闭的表演,类似于瑞恩·高斯林在达米安·查泽雷的《 登月第一人 》中的表现,而大量的独白也为布拉德·皮特的角色提供了表达了内心折磨的捷径。然而,电影在配角塑造,尤其是女性角色上要惨淡得令人发指:丽芙·泰勒广告大片一样浮光掠影,鲁斯·内迦也是可有可无,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观众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她们的存在。
在近年古典科幻影视化的小浪潮——甚至可以追溯到《超时空接触》和史蒂文·索德伯格的《飞向太空》——从《星际穿越》到《降临》再到《星际探索》,都在强调人和人的联系,尤其是两代人的传承的重要性。野心满满的《星际探索》,想要成为《现代启示录》和《2001太空漫游》的某种混合作品,但缺乏洞察力和表现力,让电影犹如超长的广告大片一样:光鲜在外,陈旧在内。
这与吕克·贝松在《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中的失败异曲同工:詹姆士·格雷似乎太不在乎太空和太空精神了,而吕克·贝松在最富有阿波罗时代精神的开场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自降身价到了《星球大战》《银河护卫队》这样的宇宙游乐场上。无生命的宇宙和太空科幻,并不只是西部牛仔的简单移植,也是人类自我反映的一面镜子。
《星际探索》打着“飞往群星”的旗号,却没能“浩瀚无限”。硬要把半生不熟的鸡汤哲学灌给观众的作法,与败得更加惨烈的《时间的皱褶》不相上下。知上而不知下,对于一部要飞向未知的电影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