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动画片,一只小海鹬的故事,从最开始的害怕海水到后来能自由的在海水嬉戏捕食。过程并不复杂,却非常生动的展示了如何走出舒适区。
舒适区一定是舒适的环境吗?不一定,可能这个环境并不舒适,只是你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环境。
是否走出这个环境生活就不一样了,就是走出舒适区了呢?这个也不一定,就像游泳一样,不会游泳的人换多少泳池还是不会游泳的。
舒适区讲的是我们应对外界的一种应对方式,逃避,自责,解决问题等都是应对的方式。对于一个人来说,应对的方式是我们的舒适区,面对类似的事情我们都是用什么方式来应对的。
想到最近的自己,最近办公室总是弥漫着一种消极的情绪,总是抱怨大于建设性的意见。刚开始我也是一样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思维被禁锢了,只想着去抱怨却没想着去改变。如果改变不了环境,至少可以改变自己吧。当自己有意识的去改变一些想法,努力想让自己更好的时候,发展身边都是嘲笑的声音,不管是下意识的还是没意识的。到这里的时候,我知道了为什么这么久了一直在这个环境里,哪怕想改变的时候也没有去改变,因为习惯了这样一个场,习惯了这样去应对那些问题。久而久之,已经没有力量走出来了。就像玻璃缸中的小鱼一样,看起来是自由的,其实是被禁锢的自由。
要改变当前的状态,只能从应对方式上去改变,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行动。有些人阻碍你的进步,尽量远离,多结交那些让自己积极进步的人。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勇于走出舒适区,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像陈海贤老师说的,就是因为你没有换工作才会没有提高的,并不是因为什么都不会才没换工作的。很多时候要去尝试,要去行动。当你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发现一切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自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