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个性?我不是很清楚。
我觉得:每个人本来就应该有每个人的特点,就像花园里的百花,每朵花都有每朵花的不同。如果所有花都一个样儿,那还叫百花吗?
花如此,人亦如此。
每个人都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世界才丰富多彩。美女们都长一张网红脸,千人一面,还有什么意思?
其实造物主创造人类时,一定是创造了独特的个体。然而,奇怪的是,人长着长着,最后都成了一副面孔,一种性格。
造物主看到这种情形估计也该纳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经常看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园艺工人拿了大大的剪刀,将路边花坛里旁斜逸出的冬青枝叉剪掉。经过修剪的花坛,里面的冬青全部一个模样,看上去真丑!
从我懂事起,就不断地被身边的人教育:做事要圆滑,不要太有棱角。
我很茫然:我就是我,我做我自己,难道也错了吗?
社会就像一把大剪刀,一旦你稍微冒出多余的想法,就毫不留情地给你一剪刀。“枪打出头鸟”,这句谚语就是一个警告,警告那些不懂得隐藏锋芒的傻子。
在大多数人眼里,太有个性的人无异于傻子。大家都带着面具,说着一样的话,谁也不触犯谁的利益,大家相安无事,偏偏就你说实话,弄得我们里外不是人,你不是傻子是什么?
被生活的大剪刀剪的次数多了,慢慢地就学得聪明了,懂得了隐藏起真实的自我,学会了说人云亦云的谎话。
我以为我做人已经及格了,可是有一天还是被人说:你比较有个性。这无异于给了我一个差评,那就是我不随和,不合群,跟别人不一样。
看来,装是掩饰不住的。我可以说违心的话,但我的表情会出卖我,不自觉的肢体语言会泄露了我的内心世界。
干脆不装了,吃力不讨好,不如做回我自己。
有个性,又不伤害他人,有什么不好?
我就欣赏有个性的人,敢于展现真实的个性,最起码说明他很真实。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颗纯真的心,对于现实,对于人生依然怀抱着美好的梦想。
在文学的世界里,个性就是生命。失去了独特性,就失去了读者的心。
你看文学大家,哪个不是独树一帜?
打开巴金的《家》《春》《秋》,扑面而来的是青春的热烈激情,让你不由得融入作品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
走进沈从文的《边城》,你感受到的又是田园牧歌式的风格,明净的山水让人陶醉,凄美的爱情让人叹惋,没有大悲大恸,有的只是淡淡的忧伤。
而翻开鲁迅的小说,就像走进一片黑白世界。里面有被生活折磨得呆滞的祥林嫂,在人们白眼中苟活的孔乙己,被爱情抛弃的子君,沉默的看客在围观孤独的英雄。深刻冷峻,成为鲁迅小说的最大特色。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保留了自己的个性,就不会诞生这些风格多样的作品。
个性,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就是全部,没了个性,将淹没于浩瀚历史长河中,无人问津。
正是因为保留了个性,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才成就了空前绝后的魏晋风流,催生了百花齐放的民国文学。
世界上漂亮的花千千万,为什么玫瑰花最独特,成为美好爱情的代言?
除了美丽和芬芳之外,就是因为玫瑰有刺。毫不费力就摘下花朵,谁还会懂得珍惜?
为了撷取美丽,就要冒着被扎的危险,那样的爱情才值得拥有和珍惜。用玫瑰来代表爱情,恰如其分。
个性,就是玫瑰的刺。有刺的玫瑰,更容易让人记住。就像有个性的人,总能具有高度的辨识度,一眼就能被人从人群中区分出来。也许不是最漂亮帅气的,却是最独特的。
只要有个性就可以鹤立鸡群了吗?为什么那么多人放弃坚持个性,宁愿碌碌无为?
任何成就都要付出代价,你想坚持个性,就必须有与个性相匹配的实力,让自己成为玫瑰。
没有李白的实力却目空一切,唯我独尊,那不叫个性,那叫狂妄无知。
真正有个性的人,都是有实力的人。他会为了张扬个性,甘愿蛰伏等待,积蓄力量,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来实现个性。你也许不喜欢他,却不得不佩服他。
我喜欢王菲,不仅喜欢她的歌,也喜欢她的个性。我就曾经听到不少人说“我只喜欢她的歌,不喜欢她的人。”
你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因为你和她就不在一个水平上,你的喜欢与否都无法阻挡她个性的绽放。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就一个人的,往往就是个性,没了个性就没了一切。
以实力为底色的个性,才是真个性。如果努力使实力达到与个性匹配的水平,让那些不喜欢你的人只能仰望你,却无法打败你。那么,你的地盘就是你做主。
20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