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复兴中医,现有方案已经证明失败了,除非有新的生产力,否则只能限于空谈。
这个生产力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正在扭转科学的方向,从挖掘物的价值,转向挖掘人的价值,这种环境下,中医才能走上正确的科学改进道路。
为证明互联网的可行性,本人多年来进行了充分的探索,提出了解决方案,自信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把相关内容简要地列出,呈现给各位同道。
从书店的例子开始
为了买到好书,我们会流连于书店,那些书花花绿绿,错杂在各处,书名各异,作者多不认识,能帮助决策的信息太少,只能匆匆翻阅后买下,回到家细细阅读才发现价值不大;或者我们自以为内容还不错,却错失了更好的;我们关注的话题出了新书,有了思想上的重大进展,却无从得知;这是每个追求学问的人都遇到的麻烦。
我们能接触什么书,每本应该摆在哪儿,取决于少数人,他们判断着该如何经营,如何进货,如何布局。他们一般很专业,也在思考读者的感受,毕竟是有限的视角,忽视读者的个体差异、关注重点、兴趣爱好等。
书店的格局是单方面定义的,信息在单向流动,体现了科学时代的精髓。与此同时,我们缺乏横向交流机制,缺失了很多信息。
互联网能做到有效改进,读者可方便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可以按销量排名,按好评度排名,可以进行各个维度的细分;可以看到相关优秀章节的节选、作者简介、他的其他作品,思想影响等;对每一本书,可以获得以往读者的意见和看法、分析购买这本书的人的读者群组成、显示购买了这本书的人都在读什么书;我们还可和某个读者远程交流,今后,基于先进的机制,机器人就能代为回答问题。
在此基础上,大量创新工作可以展开,比如传播渠道可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关注点、知识层次、认识能力等,主动推荐给他最适合的书籍,或者推动碎片化阅读,只推送某些章节。
互联网会促进大脑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线下见面会的网络直播、互联网讲堂、思想交流社区等,可加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推动双方的协同创作。
互联网不是对现实的否定,会协同已有存在让它们增值。可结合个性化打印、电子墨水、虚拟现实、网络课堂、远程视频等先进技术,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兼顾各方面的优势,以实现思想的产生到传播到深化的大进步。
本书的话题是医疗,当下的医疗模式相当于传统书店,互联医疗类似上述关于书店的展望。两类场景中,标的物—阅读或是医疗服务—没有本质变化,但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激励了人们的参与,激发了大脑之间的协同,进步就产生了,不只优化现有格局,更能展开无限可能性。
书店正受到其他渠道的冲击,医疗健康行业则不同,它是朝阳产业,会更多地影响人们,有必要展望其互联网发展。
沟通大脑的脑联网
大脑是存储器,病人的大脑存储了其过往的历史经验、医生的大脑存储了医学相关的认识。
以往,大脑想法瞬间涌现又消失在皮层,不容易观察和收集,现在有改进的基础,可制造吸引人们访问互联网的条件,鼓励人们表达,选择、输入、上载,以间接探知其内在。
大脑是身体感知器,能体会身体的异常变化,感知身体处于各种环境的反应,感知身体进行各种活动时的状态,这些信息都有医学价值,应当吸引民众上传。
大脑是评价系统,人们去到医院,经过某种检查和治疗,会产生关于医学诸元(医院、医生、药材、方剂、治法、体质、环境)的看法,会体会相关医疗进展、形成意见、建议等,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有利于改进医学。
大脑还是广义的计算机,很多时候都比常规计算机先进,应当输入刺激,让大脑思考,获得其反馈信息。
根据以上理由,应当凸显“脑联网”的内涵,这是在互联网基本功能之上不断显著的能力,强调外界和人脑的沟通,增加个人的足智多谋,把信息高效传递给大脑,激发大脑思考,周全地体会其输出,并传回云端。
舆情监测系统非常流行,对互联网上的海量观点进行语义分析,就能及时探知亿万民众的思维变化。它就是某种脑联网,需要将之应用于医学,比如,探测最近一段时间的疾病流行状况,探测中医支持率的变化,探测人们对某个医学观点的认可程度,探测某种中药配方的有效性。
脑联网是全方位的概念,不只是技术进步,更有流程、服务等等各方面的改进,只要有助于人机交互,有助于理解大脑想法,有助于人类思考,都属于其范畴,比如,开发更好的文字输入系统;重新组织互联网上的数据,便于不同认识能力的人们理解;设计附着在眼镜腿上的脑电波感知器;通过摄像头观察人的面部表情,以知道他的喜怒哀乐;把医生和病人的谈话接入云端信息中心,让机器识别,人工校核后写入数据库;组建医学呼叫中心,帮助那些能力不够的民众。
感知身体的体联网
物联网是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它希望量化世界的一切,这不是痴人说梦,时代正具备海量制造的能力。我们可生产各种传感器,部署到每个角落,测量每一处天然气管道的压力、和每个路口的交通流量、和森林里每处的水分含量,传到云端以发挥价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得以提高,主要得益于遍布地表的各种传感器。
医学上,对生命体征的掌握还很不够,西医能采集很多指标,但局限于病态,健康态和轻微病变时的大量刺激反馈信息丢失了;中医更是局限于四诊所能及的范畴。
需要把物联网的思路应用到医学上,以四诊举例,智能手机已经能承担“望”的全部工作、“闻”的大部分工作、“问”的全部工作都可展开了,可制造足够的价值,制造适宜的条件,开发善解人意的专家系统,让四诊随时随地展开,最好是不知不觉间展开。今后,电子皮肤、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可帮助完成“切”的工作,气味传感器可以承担“闻”的工作。当人们有轻微病变,专家系统就能及时预警,当人们去到医院,平常积累的数据可提升判断准确性。
医学还有大量难题不能解决,以往我们局限于实验室的努力,应当更换方向,通过周全的数据收集来获得进展,这是时代进步带给医学的机会。
那些医疗仪器,CT、B超等等,它们存身于专业的房间,遵循专业的操作流程,要求专业人员解读,接下来,创业者会让它们更安全,更小巧,更容易使用,能听懂各种指示,驱动它们去到广阔的天地,或附着于身体上,或居家必备,或存身于人们常去的地方;那些生化的、血常规的、尿常规的检测,以往只能在医院展开,只能工作在有病状态,人们将改造马桶和脸盆、浴缸,自动采集身体的分泌物脱落物,再改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回收站,让它们具备自动检测能力,全天候低成本地获得每个人的相关指标;还有很多专业的检测机构产生,它们基于互联网工作,人们并不需要去到专门的医院。
很多人会感到诧异,似乎那些检查是西医的专有,就应当出现在西医院。这是不对的,它们是关于身体的客观测量,任何医学体系都可使用,中医这种整体观医学也可驾驭它们而发展,只要它们有利于理解生命,不至于导致中医走向浅薄的西化。
各方面的数据会由手机进行初步处理分析,根据需要传递到云端,整合其他人的数据,结合最新医学认识,以提供周全的保护。此类网络具有重要的生命保全价值,有必要凸显相关概念,称之为“体联网”。
佛家说“遍身是手眼”,中医四诊就要追求这个境界,这还不够,还要“通身是手眼”,身体的每个细节,比如脉象、舌苔图像、尿便中的化学成分,胃部的状态,血管壁情况;生活的细微状态,比如紧张感、饮食情况,锻炼情况;环境的各种数据,湿度,气压,病毒……一切和健康相关的数据都可被采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中医推崇治未病,在过去不易落实,医生没法全天候地感知病人,即使去到医院,也只能间断地获得各种数据,缺憾有望获得改进。当血压变化能实时传递到云端,当面部表情、皮肤的温度湿度能被随时监测,当身体分泌物排泄物能随时采集分析,治未病的努力就更有成效。
集结民众的互联平台
我们希望理解别人对某本书的看法以决定是否购买。病人也是这样,他希望掌握以往病友的信息,理解他们的疾病表现,病因病机,是如何治疗的,他们对医生、治疗措施、药物的意见是如何的。
以往,我们会零星地观察周遭的人,本能地学习模仿,知识有限,有效性各异,也可能请教专家或阅读医学文献,但成本高企,对人的要求也高。互联网提供了可能性,设想一个医疗类网站,有病例参考,有专家咨询,有病友社区,有自我诊疗系统,就具备了吸引力。人们会参与,或搜寻相关信息,或输入疾病表现和检查结果以帮助诊断,或治疗完成后反馈疗效等。
不只是病人,健康人要保持健康;久病成医的病友把经验分享给别人;民间医学大侠希望帮助别人;医生提供咨询和诊断服务;服务商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兜售等,都可能依靠互联网,去到某个医疗类网站。
当它能吸引千万级别的人访问,周全地记录了方方面面的信息,价值就非常大了。相关统计分析就能展开,很多结论就能得出,比如哪个医生擅长治疗哪种疾病;哪些身体表现是哪种疾病的前兆;哪些环境影响导致生病;哪种药物适合治疗哪种疾病。
时至今日,相关进展还非常不够,我们查询信息时,收到的信息是低效和混乱的,我们还不能匹配到相似病友。我们有很多生命保全相关的需求,但一直被压抑着。
这个阶段的互联网是单薄的,采取依附的策略,工作主要围绕西医展开,在体现其特性,也会加强其缺陷,互联网的革命性力量就被瓦解了。这似乎合理,在西医的世界,无数聪明的大脑在勤奋工作,潜在机会都已探索,一切都已做到最好,互联网就应当成为服务性存在,更多创新似乎并不需要。
西医是基于物质的,科学时代的生产力就够用;中医是基于生命的,需要互联网支持,中华的价值只能在互联时代发扬光大,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措施支持互联网发展;从商业的角度,中医有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能支持创新机会,新时代有大量治未病、保持健康需求,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互联时代的生产力能支持我们的诉求。体联网能监视各方面的细节变化,一有异常,就提醒主人上网寻找答案,寻求帮助;脑联网提高了沟通效率,人们更愿意访问网站。专家系统能促进人际沟通。这些是吸引人们参与的有利条件。
我们可能营造良性循环,聚集了亿万民众的网站就可能产生,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治疗疾病,促进中华医学的改进提升。
海量数据的大数据解读
脑联网侧重于主观感知,体联网侧重于客观感知,两者配合,就在周全地、全时段地记录生命特征,这是广度的生活化的;专业的医疗管理系统也产生着丰富的数据,这是深度的专业的;还有来自市政、气象、环保等部门的数据,它们也有医学上的用途。
以往,测量在医院展开,局限于有病状态,依靠那些专业而精密的检测仪器,科学时代的数据库体系就够用。现在,数据种类在不断增加,能覆盖身体的更多特性;观察时间会不断变长,能覆盖生命的完整周期;研究样本在不断增加,涉及健康和病态的人们。这些数据汇集到一起,体量非常庞大,已有统计方法已不足以应对,新的数据处理哲学会应运而生,比如大数据方法。
孔子说:“有斯人也有斯疾”,这在过去只能是直觉感悟,现在可能被证明:大数据要从我们身体的状态、从我们的去过的地方、从我们生活环境的改变等等因素中理解疾病的原因,更能验证老夫子的判断力。
虽说都是大数据,西医领域的大数据和互联网上的大数据并不相同,它们是两个方向。只能简单举例说明。
西医大数据追求空间的展开,顾及身体的细微变化,这是深度的扩展;互联网大数据跟随生命的发生发展,追求广度扩展,发现长期数据中隐含的变化规律,理解纷繁中蕴藏的发展趋势。
西医大数据无法脱离物质,结论细致而繁复,互联网大数据立足于归纳提炼,获得少数整体的结论。
《道德经》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正是互联网的思路,不是真的要昏聩,而是避免追求精确,以便保持一种洞察力,从纷乱中发现真知。
正如武术上的见解:哪怕师傅把各种拳法都交给徒弟,徒弟聚焦于细节动作的准确性,不在整体层面下功夫,就达不到师傅的境界。
这里我们就看到,主观的因素已经显著体现在互联网大数据探索中,所谓脱离物质的归纳提炼,就是人的主观在起作用。
互联网大数据的依据是相关性,闪电后会伴随雷鸣,发现这规律就够了,人们谋求建立身体表现和医学处置的联系,这种关系能稳定地表达就可以。西医也有很多相关性的研究,但其根基是西药,搞懂疾病和治疗的机理是基础,这种因果性的探索限制了西医。以当下的科技能力,搞懂机理的工作非常艰难,相关性的思路更有空间,允许我们做到广度的扩散,使用所有和生命保全相关的数据,扩散到所有人群,满足所有需求。
西医更要求实验室进步,要求工具的进步;互联实践更要求大数据方法的改进,要求人的改进。
西医大数据对应深刻的理解,要求专业的经验丰富的解读者,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是开放的平台,把各种数据事先准备好,提供各种基础的分析组件,把专业性封装起来,把复杂性隐藏起来,只露出要求灵性创造的部分,不要求专业的素养和高深的技能,以激发多元的解读视角。医学研究者是主力,医生是中流砥柱,民间医疗大侠可以参与,有经验的病人更是欢迎。人们各自发挥所长,各自提出见解,彼此启发,相互补充不足。
人们常说“脏腑而能言,医师面如土”,意思是,当西医大发展,人们基于解剖学,了解脏腑的真正构造和功能后,就能发现以往中医那些外在臆想得出的结论是多么荒谬。
还应该意识到新的可能性,或中医弥补缺陷的机会,超越西医的荣耀:互联网可能再次推动医学的发展,发现大量西医看不到的生命奥秘,再次做到“医师面如土”。倒不是因为医学沿着原有方向的大发展,而是我们发展了新的方法,即互联版本的大数据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