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中的三大核心困惑:职业定位/职业转型、职业适应/发展、平衡。其中不少人当职业发展平台上遇到“似乎跨不过的坎”时,本能会选择转换到新的平台来发展。即明明是职业发展的问题却错用重新定位或转型来解决。
殊不知,跨过职场上遇到的每一坎,都会大大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未来解决同类问题的信心!
这里,大家可能会很好奇什么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心理学大师班杜拉提出,他发现一些人虽然很清楚知道该做什么,但却没有行动力,人们对其能力判断能否达成目标是决定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了“自我效能感”概念。
“自我效能感”,即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当人们行动时,是因为
知道+自我效能感=做到!
换成教练的说法就是,扩大信念,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从而有不一样的行动和结果。
那如何提高自己的效能感(即信念),加强自己的行动力呢?借古典老师在得到频道里总结的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四来源的研究成果:
1. 亲历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让人信心满满。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2. 替代性经验 :看别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
3. 社会说服 :就是身边其他个体的劝阻和说服。
4. 情绪和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信。
其中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让人信心满满。反之,则使人失去信心。这也是此次要带给大家的主题“跨过职场每个坎,提升自我效能感”。我们会发现职场上遇到那些“跨不过的坎”,转换新平台后,其实还有会有同样的坎存在(只是用不同方式出现)。要成功跨过这个坎,最好的办法就是积累自己的成功经验!!
这里,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刚入职场一年多遇到的沟通困境(其实Shari是一个有很多职场故事的人,哈哈)。那时公司有两个部门:DVD部门(主管A)和主机板部门(主管B),主管A和主管B关系不太好,自己是被主管A招进公司做行政。起初与两边主管相处的都还不错。突然有一天开始,主管B和他部门的所有同事开始孤立我,不和我说话,每次都把我当透明人,令当时自己的行政工作很难开展。
当时的我情绪非常低落,心想我到底哪里招惹主管B呢?干的不开心干脆离职算了,自己又不是找不到工作。可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说:“这个坎我要迈过去,迈不过以后还是会有类似的坎要跨过。”骨子里不服输的自己,一定要探个明白,终于在一两个月后,我鼓起勇气敲开主管B的房门,说“主管B,我可以和您谈谈吗?我们之间有啥误会吗?”谁知主管B一开口就说“Shari,我恨你!”。天啦,原来有这么深误会,也借由主管B的描述,我才知道原来误会是这样产生的:
一次我在与主管A吃饭时,他有提到自己即将转调北京,问我要不要留下来和主管B合作?(其实就是试探我的立场和忠心),当时涉世未深的我说了主管B做了一些让我感受不好的事情。谁知后来那些事情被主管A无意聊天告诉台湾主管C,C传到台湾总经理的耳朵。台湾总经理特别针对我提到的事情,训斥主管B行为不符合公司“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可对于主管B来说,他是好意,而我却要这样“整他”。理清事实后,赶紧和主管B道歉,请其不要介意自己的“无心之谈”......
回想当时结束这段对话走出主管B的房间时,还记得当时的自己非常轻松。后来与主管B慢慢解除误会后,主管B的下属有告诉我“当初B告诉他们,Shari是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不要给我说话”(哈哈,可见当时B有多恨我)!谢谢当时的勇气,让我勇敢跨过那个坎,让我没有带着遗憾和带着别人的误解离开那家公司。正因自己“在遇到坎一定要迈过去”的信念,自己在那家公司呆了11年多。也非常感谢那个大坎,让我不会因为职场上的沟通问题而选择离开!也让自己更有信心去处理任何沟通上的误会。
“跨过职场每个坎,提升自我效能感”,职场上遇到的每个坎或许就是提醒你的能力不足了,资源不足了,而这个恰恰就是你要跨过去的障碍,跨过去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