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词,叫做习得性无助。
当我理解了这个词,人生一下子有了很多可能。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我的情况可能比较严重,延伸到对未来也觉得无望和无可奈何的程度。
但是这种心理状况,很容易被包装成,不争不抢,无欲无求。
20出头的年纪,与朋友聊天,说起梦想和今后的计划。我说,我这个人好像没有什么追求,也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想为之努力的目标,可能就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吧,这样也挺好的。
这样也挺好的,潜台词是,看我多高尚,人家都挣啊抢啊,我却谦和礼让。真应该成为道德榜样。
回想一下,这种想法,可能在初中就已埋下。
那时候,学习压力不大,课堂氛围很好,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再由这个问题展开不同观点的辩论。
有一次,一位同学说,如果去参加婚礼,你们是希望,发喜糖的时候,大家围坐在桌边,由人一个一个挨着发,还是希望,抛洒到空中大家去抢?
这个问题,我脑海中第一时间的答案是,抛洒到空中去抢,可是转念又一想,如果是我,个子太小估计抢不到,而且闹哄哄的,争抢过程中有人受伤就不好了。再说了,争抢是不好的行为(道德方面来说),如果我认同这种观念,我就是一个不好的人。那样别人就会在道德上批判我。
现在想来,自己的内心戏还真是多,但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我害怕争抢,害怕失败,逐渐形成觉得自己能力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就连尝试的勇气和动力都没有,反正最后都会失败。
刚上小学时,我也曾是让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初中,遇到更多优秀的人,逐渐发现自己的平凡,又因为,常听人说,女孩子小学初中成绩好,再大了就不行了。男孩子都是小时候不怎么样,越大越成绩好。
是这样吗?说的人多,我也信了。不再努力,接受这样的现实。
十多岁的时候,有人曾问我,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我回答说,护士。
她说,你应该有更大的目标。
这段对话,我一直记得。现在想来,护士并不是我的目标,只是那时候有人说女孩子适合做护士,以后安稳之类。而我并没有想过自己目标,护士只是搪塞之词。
但是那句“你应该有更大的目标”,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直到现在,我都很感激,曾经有人那样看好我。
我真的希望日子就这样无欲无求的活下去吗?
并不是,我只是在没有尝试过,努力过的情况下,因为习得性无助,害怕失败。
知道了这一点,曾经像被灰蒙蒙的雾包裹住的生活,开始清晰的感知,审视自己和身边的一切。
我很清楚的认识到,很多技能我都可以掌握,只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
现在的我,虽然是外人眼里的家庭主妇。但我会看各种不同的书,学习育儿知识,养生知识,种花种草,写文章。我知道自己不一定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学习和尝试,让我的生活更好。
学习育儿知识,从怀孕开始到现在,帮助我顺利的度过了孕产期,科学带娃,遇事不慌张,面对周围人对科学育儿的方法,可以非常有底气的坚持。遇到做的不够好或错误的地方,也会不像以前那样自责自我攻击,就事论事,错了就改,积累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学习养生知识,是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有好身体,虽然不是科班出生,但是学习养生知识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书本和身边的医生朋友,都是好老师,只要我愿意学,虚心求教,就可以变得专业。
曾经我对四季没有太清晰的感知,学校开始睡午觉,差不多就是夏天来了吧。
当我开始喜欢上种花,冬末,风儿的温度变化,我就知道,春天要来了,可以开始播种,去年秋天种下的花儿,就快要结束冬眠。
年初,要带娃要种花,每天盼着孩子白天多睡会儿,一睡着我就去给花除草,施肥,换盆,还给几棵桂花树修剪造型。
争分夺秒,虽然辛苦,但觉得很充实,很开心,很想学更多。
20多岁停止学习,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过完一生当然还只是在原地。
但是不断接触尝试新事物,人生就会大不同。
失败没有那么可怕,一次两次,积累的经验会变成成功的砝码,多错几次就对了。
努力上进,去争去抢,热气腾腾的生活,才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