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我迟迟不知道如何下笔,我的笔记本上只有三个概念:庄周梦蝶、黑客帝国、洞穴比喻,我要用“眼见为实?”这个题目把这三者穿起来,我当可以先引用“庄周梦蝶”的故事,但又觉得有点太先入为主了,于是我想到了几个问题:
“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我怎么知道我是错误的”
“我可以确定任何事情吗?”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我开始“怀疑”的第一步,就我自身经验来说,我之所以能够确定的一些东西,一来自别人说的/书上看的/新闻播的,你看,当你向别人讲一些你确信的东西时,无非来自于以上三个方向,老师讲过;庄子的书上这么写的;还有电视上说的,这三种方式称之为“证词”-Testimony;还有另外一种来源是你自己的五感:听、嗅、闻、看、触,这叫“第一人称观察”,其中,“看”是最常见的方式,所以才有“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亲眼看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我看不到的就是不真实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聊聊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了,在《理想国》第九章,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大意如下:
设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洞穴底部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一个向外面世界敞开的入口。他们从小就在洞穴里,腿和脖子被绑缚在一个地方而被固定在哪里,只允许他们向前看,而不允许回头。
在他们身后较远的地方的高处有些燃烧的火光,在火与囚禁者之间的高处有一条路,再设想,这条路上经常有人拿着东西,同时在说话,有些人不说话。
洞穴里面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墙壁上的影像,如果他听到交谈声音,也会认为声音来自于影像,这些影像就构成了这种环境下的人所认识的唯一现实,但可惜的是,这些影像是虚假的。
柏拉图认为,我们和这些洞穴里的人没什么区别,我们看到的东西可能都是假的。
这也是《黑客帝国》的基本设定,生活在Matrix中的尼奥一开始也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知道墨菲斯带了两颗药丸:一红一蓝,红色可以继续生活在假象中,蓝色醒来,但真实世界很可怕。怎么选?
从这个选择开始,人和人之间就产生了分野。我的老师用的例子是:人类眼睛看到的光谱范围是380纳米到780纳米,而在此下有紫外线,此上有红外光,眼睛是看不到的,但不代表看不到;人类在黑暗中视力也是极差的,而在黑暗中蝙蝠能够看到很多东西,蝙蝠看到的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吗?
但让人接受“你一直相信的东西实际是虚假的”会让人很不舒服,甚至会暂时失明,选了蓝色药丸的尼奥醒过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眼睛痛”。
假如,洞穴里有一个人解除了桎梏,站了起来,转过他的头,走动,朝火光那边看去-这些都会让他痛苦,他也会眼花缭乱,而不能辨认出他以前看到其影像的那些事物。要是有人告诉他,他过去看到的都是不实在的-你想他是什么反应?
当他一步一步来到阳光下时,对那些现在被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一个也看不见,因为他眼睛受不了有关,但假以时日,他定会开始看见真实事物的本身,这时,他回想起洞穴里的伙伴时,假设囚徒曾相互给予荣誉和赞扬那些能很快分辨出移动的影像,能记住一般是哪个先,哪个后,并擅长将之作为根据猜测下一个的出现。先前的那个囚徒会贪想这些荣誉并且羡慕那些在那里有地位有权力吗?实际上,他能够忍受任何事物,就是不能与他们拥有同样的意见和生活。
而且,如果他回到地下,再坐在同样的位置,他可能被杀!
由此开始,柏拉图开始追问感觉经验的不可靠,并且提出了“理念世界”的主张,一个不可见但可感知的世界。所以,对于“眼见为实”这句话的怀疑从古有之,庄子的梦蝶故事也有类似的其实:
“你怎么知道不是我们在蝴蝶的梦里”
其实,我们的感官经验一直在欺骗我们,比如有时你会认错人;比如你生病时,鼻子啥也闻不到,但不代表没有气味;比如,醉酒之后,感官对于外界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更不要说,洗完牙后的牙齿几乎感觉不到了。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
“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我怎么确认我所经历的/看到的不是一个错觉,没办法确认,所以要怀疑,怀疑我所经历的可能就是假象,于是到了十七世纪出了个笛卡尔:他意识到过去相信的很多事是错误的,他开始思考,因为当他相信那些事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错的,那如果现在,它们仍然相信的一些事同样是错的呢?只是他没有意识到,他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相信的是正确的呢?
如果,一切都是骗局呢?这才是尼奥的原型,那个Matrix就是一个假象,万一,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是在经历相同的虚假现象呢?
想想挺吓人的。
笛卡尔最后认定只有“我正在怀疑”这个是事实,他开始怀疑一切,于是有了“
“我思故我在”
I think,therefore,I am
当然,怀疑一切,想想挺可怕的,但并不影响我们继续生活下去,只不过你开始有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万物,而这条路其实是很痛苦的,就像墨菲斯回应尼奥的的“眼睛痛,是因为你从没使用过,慢慢就习惯了”,习惯了之后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环境中了;洞穴比喻给我的另外一个其实可能就是:回去当先知启蒙的那位大概率被杀,留在那里的人没办法接受自己的无知的,Matrix里不是挺好吗?这也可以用庄子《秋水》里的那句话来回应: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