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
先来说一下小说的名字,“月亮”与“六便士”究竟有什么含义,一般人的解释,我过去也一直这样认为是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纸币,代表着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或许他们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吧!
但有一位评论家却说:“像许多年轻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也喜欢这个说法。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后者,但两者并不冲突。
这部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以及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了绘画,像魔鬼附体,突然离家出走,只身前往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上受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而且精神亦忍受着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遭遇后,他最后离开了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和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她同一位土著女子结婚,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难以理解的是:在他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付之一炬。
显然主人公并不是一名传奇的励志人物,如果是的话,他应该正值青春年少,怀着满腔激情热血去追逐自己所谓的梦想,但《月亮和六便士》却不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追逐着梦想,可以说是在做人生的加法,以求得最大值,而思特里克兰德仿佛是在做减法,他追逐的是异于常人的厄运,是真实的自我。他不停地摆脱着定义在自己身上的各种角色,扯掉附着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关系,以获得内心的纯粹。一心投入到绘画中。于常人来看我们不敢想象在他身上经历的一切,我们会想,人是社会中的人,怎能摆脱世人的束缚!
有人会说:或许多年的以后,我们蓦然回首才发觉,大多数人想成为的,并非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责任是最大的发明,有时也可能是虚伪的束缚!
最后,就像前文所提到的月亮和六便士的关系,如若你想追逐“月亮”,不妨捡够脚下的“六便士”,而不是空谈。其次,千万不要让所谓美好的“月亮”成为仅仅是面值更大的“便士”,它应该是纯粹而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