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2周觉得有些地方过的有些低效(比如准备以及交作业情况……),想想看,我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对自己的笔记记录复盘过了。自己之前发过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要做笔记?》,里面提到过笑来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自己是自己的老师和学生。如果不能把自己教明白,改善生活的机会也不会很多;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以后犯的错误也不会减少。简单翻看了一下近2个月的笔记,发现了一些问题,遂整理出来:
已然有些忘却的“心得”
本文中提及的“笔记”,是我每天的心得体会的书面整理,内容主要分为“得”与“失”两类。
没有持续积累“做笔记”的行为
在曾经的计划里,“每天做笔记”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任务。但是,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有约16天没有记录。一般过一两周会出现一次大概3、4天的空白期(虽然我也有时间日志记录系统,不过与“整理得失”并不一样)。
不少“心得”并没有去践行
在2个月的笔记中,其实有着不少在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但是,其中有真正去践行,并能持续进行的,估计也就不到1/20。这样过,一天、两天甚至一周,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感觉。但是,在2个月之后的今天,像这样复盘式的审视一下,就会感觉到自己在约60天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步。2个月尚且如此,那么6个月、12个月、N12个月这样过,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么?正像杨怀玉战友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你得到的启发,永远都只有在你找到了某些‘致用’式的场景和出口,将其加以应用之后,它才能真正给你带来价值,或者说这种‘启发’的价值才能被最大化。相反,如果只是在产生了一点点电光火石般的兴奋感后就再无其他后续动作,这样的‘启发’,其实也就跟磕了药后会瞬间飘飘然好一阵的感受是一样的,但药效退去后,你仍然什么也没剩下”。
原因分析
自己总结了下,造成没有持续记录及践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没有定期做好的计划
可以是每天,也可以是每周、每月,但一定要有。没有计划的生活,你会更倾向于使用当下的本能来控制,而非使用元认知意识。自以为忙碌和被忙碌支配的生活,其实都流于了被本能控制的“尴尬”——累了就睡、困了就玩、饿了就吃的野兽般的“对自己好”,还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拼搏上进”。
对我来说,没有每天持续先做好当天计划,和“因为没有规律早起——>因为没有规律早睡——>因为没有订立有效率的生活流程规划”有关,今后可以从此处下手改进。
没有及时复盘
复盘的定义,并不是单纯的“总结”,而是是“总结+实际改进”。即使及时记录了笔记,但1、2个月才总结一次,然后带着大量的“未改进”继续再经过1、2个月,然后再总结一些“新”知,其实除了安慰自己外,一点用也没有。
在“舒适的”环境中容易“断践”
持续记录笔记断开的时间点,多数是在周末。这就点出了很有意思也很让自己无语的一点:在理论上(实际上也是)应该是时间更加宽松的周末,行动的成果居然还不比不上任务繁多、安排紧张以及行程紧凑的工作日?“没有时间来做”这种理由,在这种现实结果下真的是一丁点儿的说服力都没有。同主动订立计划一样,要多用脑子去有意识的控制生活,而非只会“放纵”本能。
当“一专”与“多能”矛盾时
自己上一篇文章专门写了“一专”和“多能”(《在这个时代,我想要“一专”还是“多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很难对这两方面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善于做“加减法”有时很重要,把时间投资在自己有最大可能可以超越别人的优势上,而不是觉得什么能力有用就去学什么、什么有利可图就去做什么,这样得到的回报率才能最大化。今后在这方面,我也需要经常地反思一下。
写在最后
面对未来,自己该如何更好地对所学的知识去“犯践”,又该怎样更佳地对所记的心得体会来“用行”?希望自己能持续探索和改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