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之第4篇
1
爱默森说“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
歌德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拉·罗休弗克说“人的幸与不幸福虽然与运气有关,但是,与人的气质优劣更有关系。”
幸福的定义也许千万种
但真正幸福的体验却是相通的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诠释幸福,认为获得幸福不仅有其科学的规律性,还可以被习得。
2
幸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你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的存在,你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它带给你莫大的喜悦,尤如一股清流带领着你,它就是心流体验(最优体验),它使我们因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想像你生活中出现最多的心流体验是什么时候?
据统计,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的时候,占比54%,在休闲时较少,占比只有18%;
无动于衷的比例,工作时仅占28%,休闲时超过52%
而不幸福则被作者称为“精神熵”,即一种内在秩序的缺失。
2
如何获得幸福(心流体验)?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憧憬的理想生活(目标),我们要么在奋斗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要么在无止境的欲望(新目标)中耗尽心力而不满足不快乐。正如爱默生所言:“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这些感受都源于我们内在秩序的缺失,它是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
心流的关键在于成长,在四个阶段中,对我们的启发在于,了解自己处在何处阶段并通过增加挑战或提高技巧离开厌烦或焦虑阶段,创造心流体验。
意识是我们对资讯的感知,外在事件进入意识时纯属资讯,资讯不一定具有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它必须经由意识加以诠释。——即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如果我们判断资讯是对我们的威胁,它即产生意识的失序。即“精神熵”出现。
如何获得幸福?
通往幸福蜿蜒曲折的路径从控制意识开始,因为意识决定着我们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充分控制意识——创造心流体验——提高生活品质
对于工作的不满,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缺乏变化与挑战;工作中的人际冲突以及压力太大。
真正能解决工作压力的方法是把它当做改善体验品质的策略(比看电视更有价值的活动)。
获得乐趣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掌握心流的秘诀,任何事情都能让你达到心流体验。
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人,和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人之间的差别,是外在因素的综合和个人对这些因素的阐释:把挑战视为威胁还是行动的契机?结合心流构成要素 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建立这样的自我规则:
家庭对心流体验的影响
***推荐书籍***
《心流》
《少有人走的路》
《幸福的方法》
《快与慢》
我是陆海燕(微信:kroei2012) 关注自我成长与家庭教育 是妈妈也是讲师 为读书代言也为科学育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