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依旧,英雄迟暮。暮时苏轼孤守儋州荒地,除第子由已生无所恋。早年的积极入仕已让他在与元祐党的斗争中,将百倍的锐气削至几厘。如今,他或许真的累了,厌倦了官场的险恶,权臣当道。也许,隐于深山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但,没有谁会真正了解一个文坛巨擎的内心。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文艺青年苏轼和弟弟苏辙都是才高八斗的文坛新星,而父亲也要给儿子们做一个榜样。于是他们决定入京科考。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士大夫们都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尽管混的风生水起,父亲还是没能中得进士。不过,儿子们都金榜题名。而父亲的影响力也一定程度上为二子造了势。尤其是苏轼,他早就是被欧阳修看好了的接班人。
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读苏轼书,快哉快哉,不觉出汗,老夫当避此人。”看吧!苏轼有多牛了吧!欧阳修的意思是未来恐怕就无人读他的文章,转而去传颂苏轼之作了。
也就是从这一刻,苏轼的仕途就拉开了序幕。此时此刻的苏轼,可谓一帆风顺。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开了挂一样。
在谈苏轼的官场生涯之前,先了解一下北宋这样一个大背景。北宋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朝代,因为它既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代。(有人推测,北宋的GDP占当时全球的80%之多),却也是军事实力最弱的朝代,前后有三位皇帝死无葬生之地,其中两位被挟走,一位葬生海底。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文人在宋代活得十分滋润,“刑不于士”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很多文人就此崛起。
宋仁宗时,看到积贫积弱的北宋总是遭受外敌的侵扰,这位仁宗皇帝重用范仲淹等士人进行了改革,也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希望就此重振大宋雄风,然而旧势力过于强大,新政还没施行多久,就以失败告终。之后的神宗皇帝又重用王安石,使之变法。不料,这次变法并没有真正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甚至使一些权臣十分猖狂,变法运动成为了一场权利的斗争。苏轼就成为了新党排挤的对象,苏大学士的坎坷一生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