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我们的市场分析的目的
通过市场分析,我们所要做的是培养情景意识(situational awareness)和保
持专注。
明白价格已经处于什么位置,评估当前价格运动的强弱,培养未来价格很可能向哪里运动的感觉。
简言之:
- A、价格已经在什么位置?
- B、价格很可能向哪个位置运动?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要阐述以下内容:
- 1、为了进行分析,如何将市场结构化。你将学习我是怎样在一个支撑和阻力的框架内分析价格行为的。
- 2、当价格在我们的市场结构内运动时,如何分析趋势的方向。
- 3、如何培养一种感知市场强弱的感觉,以及如何将那种感觉向前投影,辨识很可能出现的未来价格趋势。
- 4、最后,当新的市场数据一棒棒出现时,如何更新自己的偏见。
3.1.2 市场分析中的主观性 vs 客观性
市场是一个带有情绪的生物。
交易者决策不受固定规则的限制,所以价格运动也不受固定规则的限制。
试图用固定的、客观的规则来定义市场,最终将获得一种在关键时刻失败的近似结果。
人类的大脑擅长于潜意识地形态识别,对于供需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未来价格很可能的方向,将会形成自己的感觉。
试图在市场运动之上叠加客观规则的最终结果是思想上的相互矛盾,因为你的潜意识分析会与你的客观模型不同。
思想和情绪中的矛盾冲突将导致交易执行力非常低下,导致糟糕的交易管理
和不尽人意的结果。
解决方案不在于获得一个更优的、更客观的模型,而在于你需要适应主观性,你需要信任自己的直觉。
你很可能会反对这一观点,如果那样的话,就花点时间考虑一下为什么反对。
你所害怕的是什么?当你知道客观的规则不不会限制市场的价格行为时,你为什么还要求规则保持客观性呢?
你或许会接受客观规则不能限制市场价格行为的观点,但是却坚持认为它们
是足够近似的;你所需要的就是例外情况下的规则。那听起来是合理的,直到你发现例外情况本身也是变化的。
最好拥抱主观性,学着在不确定性中操作,不确定性才是市场。
当然,如果主观性不是以对市场的开放性阅读为基础,而是以一些预想的偏见为基础,那么就会发生危险。成功需要与市场流同步。如果你偏执地认为市场将向某个方向运动,而那与实际的市场流向相反,那么你在那一时段很可能会经历惨败。
我同意,如果你在做市场分析时带着预想的、不可改变的偏见,那么你会找
到大量的交易机会和信号支持你的偏见,它们在当时看起来都非常棒,但是却连续失败。在盘后反思时,你将清楚地看到你一直在与市场相抗衡。
如果你的结果与盘中预期不一致,那么就值得离场并打印一份图表,看一下
你的交易是与市场流一致,还是实际上与主要趋势相反。
你需要拥抱主观性,并且去感知市场。
让市场行为告诉你市场的方向。不要妄图去告诉市场向哪个方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