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的前半部分聚焦于家长和老师的思维对孩子或学生的影响
这后半部分,重点学习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在罗罗领读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再深入思考和学习领悟
主要提炼出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教练如何通过成长性思维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第二,大家对成长性思维有哪些错误的理解?
第三,如何将成长性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01 教练如何通过成长型思维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有这样一个教练,将一只成绩垫底的球队,在散发狐臭味的场地训练和比赛。但是在短时间内,却创造了体育史上最漂亮的联赛冠军纪录之一。
那么这个球队教练是谁呢?他就是美国著名的篮球教练约翰·伍登。
伍登到底给了球员什么?他给了球员在基本技巧方面的不断训练,给了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同样给了他们成长型思维模式。
他运用成长型思维,带领这只缺少组织纪律性的篮球队走向成功。
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将团队走向成功呢?
(1)充分准备,全力以赴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教练,并不要求队员在比赛中杜绝失误、不能输球,而是要求必须付出最大努力,通过每一个人的全力付出,取得球队最好的成绩。
伍登经常给球员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你必须每一天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让自己多做一些事情,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后你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这句话不正是在说明一个道理:“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的进步则可观”。这句话特别适合每一个人,也对我自己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我不苛求快速进步,不跟别人比较,但是不允许自己停止不前,必须采取高能量打卡和心理暗示等策略,坚持不懈怠,日复一日的行动。
而且,要求每天全力以赴去践行,去练习,间隔重复,慢慢吃透和精通某一项技能。
(2)全力为队员赋能,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教练,不会只注重天赋,只重视素质好的对员,而是对大家一视同仁,同样的尊重。而尊重和责任最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在此基础上,让每一个队员都参与团队建设中来,形成合力,争取获得最大的成效,取得成功。
02 人们对成长型思维的错误理解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根本,就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就是这么简单一句话。但很多人对此的理解没有抓住精髓,有失偏颇,产生误解。
(1)把某些喜欢的优点,错误理解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有些人头脑灵活,思想比较开放,于是就把这种优点理解为“成长型思维模式”。仔细想想,这种优点与我们专注个人能力提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有区别的。他们认为的这种独特优势,可能并不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也不会花时间去培养孩子或团队的能力。
(2)认为只要是努力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里面有几个误区:
一是只看努力本身,而不看努力的结果是否有效。如果是无效的努力,那就意味者方法和策略需要改进。比如,有的学生天天抱着书本学习,每天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但成绩依然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遍一遍做无用功。
二是只顾称赞孩子努力,而不看孩子是否真的努力了。有的人的夸奖其实是虚夸,并没有看到努力的样子就夸奖了,认为只要是单纯的夸夸就是成长型思维,就能让人进步。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表扬孩子或学生时候,在没有看到他们付出努力的时候,也不要一味表扬。反过来同样,有时也许别人为了奉承你或为了面子,只是表面上进行语言夸奖而已,我们心里应该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值得表扬。
(3)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告诉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情
这种做法也不可取,有推卸责任之嫌。你让孩子做了,结果没有做好,就是孩子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中,不仅要调动他的积极性,还要引导他努力寻找更好的策略,让努力产生好的结果。
03 如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家长、老师和教练本人如果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否也能很好地将这种思维传授给子女和孩子呢?作者的调查结果发现不一定。
因为他们可能还需要学习掌握传递思维和方法的技巧,还需要更深刻领悟成长型思维的本质特征,否则就容易引起上面的误解和曲解。
总之,不论是父母、老师和教练,不仅称赞孩子和学生付出努力本身,还要关注努力过程,以及与结果的联系。
在努力无效的情况下,即使引导做出改变,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取得良好的努力结果。这样才能将成长型思维有效的传递出去,让别人也拥有这种思维,并发扬光大,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