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虚怀若谷
【拼音】
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
《老子》:“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解释:只好勉强来形容他: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近义词】
戒骄戒躁 不耻下问 不矜不伐 大智若愚 平易近人 心怀若谷 器欲难量 谦虚谨慎
【反义词】
固执己见 纡尊降贵 刚愎自用 目无余子 骄傲自满 恃才傲物 旁若无人 夜郎自大 班门弄斧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
相关谜语 目中无人 妄自菲薄 一意孤行
【成语故事】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楚国人,字伯阳。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的思想可归结于“道”,“道”就是宇宙万物运作的规律,虽然道什么都没有做,但却能让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因此老子主张人们的行为,应该取法于“道”,强调人心的自然与自发,不应该受到过分干涉,并且应该消除战争,扬弃奢靡,引导人心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中。
他著有《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道篇和德篇,故《老子》又称为《道德经》,全书仅五千多字,但内容广泛,由养生修身,乃至治国用兵,均有极为精辟的论述。
在《老子--第一五章》中,老子形容古代的有道之士,高深得令人无法完全理解,如果想要勉强来描述,可以说他谨慎小心得像要渡过冬天的河水,警觉戒备得像要防守四邻的窥伺,拘谨恭敬得像个宾客,和蔼可亲得像冰块融解,敦厚质朴得像块未经雕琢的素材,浑然融合得就像激浊的江水,心胸开阔得像空旷的山谷。像这样的人,不会骄傲自满,所以才能够去除旧有的弊端,不断地更新进步。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
【造句举例】
小明的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满分,但他虚怀若谷,从不骄傲自满,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一切优秀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