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走过了上下五千多年,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一段漫长的时光里,中国文学伴随着社会文明不断演进,不断完善,为中国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学期,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颇深,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文学史,还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学习这一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有利于我们认识世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学的历史。中国的文学史有着三古之分:上古期,从远古至公元三世纪以前的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期,公元三世纪至十六世纪的魏晋至明中叶时期;近古期,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末,也就是明末至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时期。文学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面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生存状况、宗教信仰、生活诉求,以及精神力量,从而认识世界。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周代礼乐文化中产生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按照生活的真实面貌描写日常生活,按照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现实情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充满希望的热情奏出了一首生活交响曲。拥有独特的地域色彩、诗歌形式、风格及渊源的“楚辞”,以悲伤绝望的感情基调和令人目眩的词藻,奏出了一首浪漫狂想曲。像《诗经》《离骚》这一类优秀的文学作品,确立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语言库;孕育了多种诗体的语言形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比兴艺术;树立了诗歌干预时政的创作传统,对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意义重大。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自然景物的变化、个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等,都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述,或质朴,或绚丽,达到文学的审美境界。而我们在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被中和蕴藉的审美理想原则所影响,这将有助于个人审美水平的提高。
除此之外,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还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玄奘取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创办孔子学院等,都涉及到中外文化的交流,各类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更是数不胜数,无论对中国还是有关的国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文学世界也精彩纷呈。《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习这一门课程有利于我们认识世界,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审美水平,不仅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对于学习者来说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