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郎,淄郭县许家庄人氏,以捕鱼为业。
大郞居住的古村落,临河建造。夯土墙壁都按古法——版筑。墙壁厚实而坚固。有的房屋虽然经历百年风雨,但是依旧坚固如初。湖里生长一种茅草,株高五尺有余,茎干坚固有韧性。用来做成的屋顶,几十年不会腐烂,而且不会渗水,是盖房顶的理想材料。建好的房屋,墙壁外抹上当地特有的粘土,呈现朱砂色,在阳光下泛着肉红色的光泽。内壁抹石灰,光洁敞亮。村庄里多数人家亦农亦渔。
许大郎,家里没有田地,光靠打鱼为生。经年累月,日夜漂泊于青湖之上。
大郎喜欢喝酒,他在饮酒时,总是把第一碗酒洒入湖中,祭祀河神鬼魅。也许是因为他对神灵鬼魅敬畏的原因,他每天打到的鱼最多。
中秋之夜,月朗星稀,微风吹拂,有稍许冷意。不知什么原因,大郎今天一条鱼也没有捕到。他郁闷地借酒消愁,拿出酒葫芦,刚要祭祀神灵,一个少年来到船上。大郎先是一惊,继而招呼坐下共饮。二人推杯换盏,谈兴正浓。少年告诉大郎自己叫王六郞,家住附近。大郎诉苦说今天一无所获。王六郞自告奋勇,帮大郎去赶鱼。大郎听后愕然。王六郞返回船上后,对大郞说:“你准备好渔网,等一袋烟功夫,鱼群就到了。”大郞将信将疑,把渔网理好,摆在船头。自己把烟袋头插进烟荷包里,按上一袋窝烟丝。对着绳头火吸着,蹲在船头,凝望湖水。当他发现水面泛起微浪,放下烟袋,把网撒入水中。一网捞起八条超过一尺长的大鱼。大郎心情很是愉快。他扭转头,王六郞不知什么时候悄然离去。
打此以后,王六郞每天按时光顾和大郎饮酒聊天。自此,大郎每天都有理想的渔获。
快乐的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不经意间,寒暑易节。
仲夏之夜,青湖上凉风习习。大郎摆好酒具,等候王六郞。已经到了两更天,六郞没到。正当大郞心急之时,六郎上船。坐定后,喝酒拉呱。六郎说:“大哥,今天晚来,我有要紧事情办理,耽搁了些。我不瞒你,我是鬼魅。今天业满。明天将有一个妇人接替我,我将投胎而去。”大郎咋听有点吃惊。但因日久生情,心里不怎么害怕。依旧饮酒畅谈。六郎说自己是因为酒喝多了,掉到河里淹死的。做了鬼后依然爱好喝酒。他说:“大哥你每天喝酒,都会把酒洒进湖里,你洒进湖里的酒都被我喝了。我为了感谢你,就把湖里的鱼赶到你的船边。”大郞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捕到的鱼总是比别人多。
第二天,一位妇女抱着幼儿来到湖边。把幼儿放在岸边,哇哇大叫,妇女投入湖里。大郎一时发呆,不知是救,还是不救。救吧,六郎好不容易等到投胎的机会;不救吧,孩子哇哇叫,太伤心。正在大郞迟疑之际,妇女从湖水里一跃而起,带着浑身湿淋淋的水,抱起孩子扬长而去。
大郎搞不明白,摇摇头,打鱼去了。
一连数日,六郎没有上船。大郎心里想着,六郎投胎去了。可是,当大郎端起酒碗独饮时,六郎又到了。大郎又惊又喜。六郎告诉大郞,那日妇女投湖,自己看到孩子在岸上大哭,于心不忍,把妇女举上岸。此举感动玉皇大帝,封我为招远县邬镇土地神。来日赴任。大郞祝贺说:“小弟被封为正神,可喜可贺!但人神相隔,山水阻隔,从今而后再难相见。”六郎说:“大哥一定去看我。”临别,六郎再三叮嘱。
寒冬过后,青湖碧波荡漾,野鸭成群,鸳鸯戏水。大郎想起王六郞的叮嘱,决定到招远走一趟。
回到家,把事情经过说给老婆听。大郎的老婆说:“此地到招远,千里迢迢,山水阻隔。一个土偶,你能和他说上什么话?”大郎坚决要去,老婆拦他不住。
许大郎一路上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沿途虽然穿村过镇,也不乏迤逦春光,但是大郎无心欣赏。一日,大郎来到招远县邬镇。天色已晚,住进客栈。老板一听客人口音,忙说:“客官可是淄郭许家庄人氏,官名许大郎?”许大郎惊诧之余,告知自己的来意。店家好酒好菜招待,说是土地神吩咐的。
夜间,一路辛劳的大郎进入梦乡。梦里,一条自家的渔船。自己和六郎在月夜下把酒临风,开怀畅饮,相见甚欢。他们畅叙别后离情。六郎拿出许多金银宝珠给大郎。叫大郎回家置些田产,免受湖上日晒雨淋,风浪颠簸之苦。第二天土地神王六郎又来送行,依依惜别。
当大郎耳闻村鸡报晓,睁开双眼,发现自己靠在一棵松树上。随身包裹沉甸甸,忙打开一看,包裹里的金银宝珠和梦里一样。
自此以后,许大郎卖田置地,不再打鱼。
又过了多年,许家人丁兴旺,时有后世子孙考取秀才、举人。而且代代都有人进士及第。许大郞一宗,一跃成为淄郭县豪门望族,历经多世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