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专栏留言
今天打开得到app,发现有两个新消息,打开一看让我惊讶万分。
其中一个是两年前的留言被点赞,两年前的留言啊,那是李笑来的栏目,这也是我留言最多的栏目,也是我开始写作的“起点”。
如果说我明确的感知到李笑来的栏目对我的改变与成长有多大,那么对于整个栏目的内容到底理解了多少,那就无法估量了。
因为每过一段时间重新阅读栏目的文章,都会发现自己产生很多“陌生感”,因为如果以前真的理解很深刻了,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新的感悟?为什么曾经自己认为已经“吸收”的知识,现在大部分都遗忘了?
于是我重新,一字不差的看完这篇文章,2017年7月25号的《彻底戒掉你的抱怨》。
从情绪语言,到逻辑语言
人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群居动物,重来没有改变过。
群居动物的特性,带来一种群居生活的特殊“秉性”,那就是“同化”。
甚至很多时候看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只需要看他周围最好的几个朋友是怎么样的,然后平均一下,可见“同化”的特性是有多显著。
我见过各种各样试图“同化”别人的人,有优秀的思考者,也有“部分懂”的“专家”,还有更多的人偏向于“我才是对的”流派。
“我才是对的”流派里其实还有很多分支,其中最防不胜防的就是——“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没有收获?”流派,其表现形式就是“抱怨”。
这个流派我一直到今天才有比较明确的“感知”,为什么?
因为表现形式太过于日常话,平时随处可见,司空见惯,以至于我们会下意识忽略其中的问题,就好像逃避了免疫系统的病毒。
抱怨,是一个情绪的表达,其发生根本不会经过大脑皮层(就是不经过反思),也就造成了明明知道不应该抱怨,抱怨没有用,我们也很难制止这种冲动。
那么怎么把情绪语言,转化成逻辑语言好让大脑有一点的自我防御能力呢?
以前我的方法是告诉自己,抱怨——是无能、无奈的表现,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负能量。
但我发现这很难把自己从一个抱怨的人,变成一个不抱怨的人,因为你自己身在其中很难马上反应过来。
就像我用了两年的时间,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进步,仍然喜欢抱怨——因为抱怨是那么简单,那么简单的就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害者,那么简单的就证明了不是我的错。
真正影响我深远的,并不是我知道了这个道理,而是因为我遇到过“不抱怨的人”。
当我每次抱怨之后,我都会想起这个人,然后我开始懊悔。知识只是让我更加清晰的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学一个能力最快的方法就是跟一个“有能力”的人相处一段时间。
观察的视角
从跟人学习,到掌握知识的武器,最后当我回过头观察自己近期的行为与思考,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一直在改变,只是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以至于自己并没有发现。
知识有趣的地方就是在各种地方进行碰撞,就好像最近我在玩一个新的游戏,过程中就认识了很多新的陌生人,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一个最典型的状态就是——抱怨。
游戏里的抱怨是非常频繁的,因为游戏的乐趣绝大部分就是比一个高低贵贱,你技术比较厉害,他因为有钱更厉害等等。
比如说我在玩的这个游戏《一起来捉妖》,几乎绝大多数抱怨的话题都是:
- 为什么我抓不到满资质妖灵?
- 为什么我开不出金灵????
- 擂台太难打,我永远也攒不够六耳猕猴的碎片!
- 好不容易辛苦一个多月开出来的猴子居然是一个垃圾?!
一开始的时候,我虽然无奈,但是我是没办法说什么的,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也抓过几只满资质,也有可以用的金灵,猴子也可以。
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上面的烦恼我一个都没有。
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从一开始我就不会有这种烦恼,因为我理解什么是概率,我也会去估算投入与收获的比例。
因为我没有用情绪去衡量这些概率事件。
比如说我认为每天抓200只妖灵是我一个比较舒服的数量,我不会去追求极限的300+只妖灵,能不能抓到满资质的无所谓,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资质差一些的妖灵影响非常微弱。
但很多人不是这样思考的,我观察了很久发现,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满资质才是最强的,我只要最好的!
然后下一个逻辑是——为什么我抓了一万只还没有满资质?
这就是一个普遍的矛盾,既要最强最好的,但是低估了概率——并非付出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收获。
这难道要怪传统文化里的励志标语吗?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 多劳多得……
甚至在来深圳创业之前,我奶奶也是这样给我说的——努力用心做多点就好。
这也许是工业化时代的副产品吧,事实上不就是因为做再多,你的工资都不会变,我才想出来闯荡一番的吗?
收获
最终我觉得有趣的是,我在玩一个游戏的时候,发现了我和大家的思维逻辑差异性。
然后进一步的思考才带动了曾经在脑海里的知识,又因为“偶然”的原因回去复习了“抱怨”的内容,重新审视自己,原来自己真的有进步。
这种对自我的认知,甚至还会反过来,加速我成为那个“不抱怨”的人,这条路很长很长,但我并不着急。
因为并不是我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做到,我需要经历很多很多事情,然后一步步的成长为那样的人。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那样“优秀”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