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是一种风险解决方案
童年时代,小孩到底应该干什么呢?
1.“家长”不是动词
几十年前世界各地都是每家好几个孩子,能吃饱穿暖快乐长大就不错了,做家长没有什么育儿的焦虑感。中国家长大概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孩子精雕细刻,美国中产阶级则更早一点。
Parent(家长)这个词,在美国从七十年代开始,普遍具有了动词的形式,可以写成 parenting —— 意思是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操作。
你的 parenting 技能怎么样呢?育儿已经成了一门学问,有很多老一辈闻所未闻的讲究。
比如说,小孩晚上睡觉,是应该跟家长在同一个房间甚至在同一张床上睡 —— 育儿术语叫 co-sleeping —— 还是自己单独睡一个房间?
有些育儿专家会告诉你,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独立睡。很多美国家庭是孩子一出生就自己一个房间。但现在也有些育儿专家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还是应该一起睡,给孩子更多关爱。两派专家都能说出一套一套的理论,简直是你只要做错了就等于是对孩子的犯罪。
我感觉像高普尼克这样的科学家看育儿专家,就好像现代医学看民间偏方一样。事实是孩子小时候跟不跟家长睡,对他长大以后的性格、能取得什么成就,根本就没有影响。
你要是整天被这种细节困扰,就算工作不干了个人生活放弃,全力以赴钻研和实践 parenting,也未必能培养出什么好孩子。
高普尼克说 parenting 在科学上几乎没用,不但没用而且还有害。越来越流行的育儿指南不但没有改善孩子的人生,而且毁了家长的人生,而且毁了孩子的童年。
根本问题在于,孩子,并不是你 parenting 的产品。本来这个道理很简单 —— 如果你是一个妻子,你的丈夫不是你的产品,你丈夫婚后的收入水平、性格和快乐程度不是判断你是不是好妻子的标准。如果你是一个孩子,你父母的幸福度也不是判断你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
家长跟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操作。
做家长不是做木匠去生产产品,而是做园丁,是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产品 —— 啊不是,是让孩子 —— 自己好好成长。
那这个关系应该怎么处呢?首先你得知道童年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2.越来越长的童年
以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一种美德,而现在的人三十岁了还整天“我们男孩子你们女孩子”,这是不是人的退化呢?
不是,这是人的进步。动物界的普遍规律是未成年期越漫长的物种,智力水平越发达。
哺乳动物的未成年期比一般动物长,灵长类动物的未成年期比一般哺乳动物长,而人类的未成年期则是最长的。大猩猩三四个月会走路,八九岁性成熟,十岁就已经生第一个孩子了,而今天的大多数人在这个年纪连饭都不会做。不但是身体,人类大脑也需要很多年才能长成。
以前有个解释说人类之所以儿童期长,是因为人类小孩的头太大,而直立行走以来女性的生理特征又不允许生头特别大的孩子,孩子必须还没长好就得生下来,都是早产儿。但这个说法只能解释人的*婴儿期*长,可是人类不仅仅是婴儿期长,童年和青春期都非常长,而且现在是越来越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是因为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有些八零后二十五六岁了还在上学,他们的父辈十八岁就已经参加工作了 —— 但是请注意,这一代人的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比他们的父辈要强得多。
鸟类学家早就观察到,早熟的鸟,比如鸡鸭鹅,生下来没多久就能独立生存了,但是智力水平不行,也就会觅食,复杂的事儿干不了。而像乌鸦和鹦鹉非常晚熟,有一种乌鸦甚至需要被父母照顾两年,但是智力水平也高得多,那种乌鸦会使用甚至会*发明*工具。
不用为生计发愁,每天吃饱了除了学习就是玩,这是未成年人的特权。人类小孩还有一个特点,特别擅长被多个人关爱 —— 不仅父母喜欢他,爷爷奶奶、连周围陌生人都喜欢他,他能从很多人身上学到东西。
而人类中的成年人对此则是欣然接受,心甘情愿地给孩子提供各种服务保障。人类每一胎基本上就生一个孩子,都是精心养育,而且一养就是好多年,简直是做父母的把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孩子了。现在有个理论说为什么别的哺乳动物都是过了生育年龄就死了,人类的女性却能在更年期之后还生活很多年呢?因为她要帮着照顾第三代。
当然这么做的回报也是巨大的,人类一代比一代强,早就不是一般的灵长类了。
之所以不一般,在于人,特别善于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3.风险策略
人类这么长的未成年期并不是几十万年前就有,有个理论认为未成年期显著变长是源自地球在五万年前经历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当时的人不得不到处迁徙,这又导致了面对环境的变化。从那时候起,人的生活主题就是变化。
怎么适应变化呢?更长的童年,就是人的风险解决方案。
如果环境永远不变,你只要会一种谋生技能就行了,就好像小鸡会吃地上的虫就行。如果环境复杂多变,你就最好多掌握几项技能、甚至最好还能自己发明新技能才行,你最好……变复杂。
学习一项技能需要专注,而变复杂需要在各个方向探索。可是如果你整天探索这个探索那个,不老老实实赶紧学个实用的,你靠什么生活呢?
答案就是靠父母。
父母的任务就是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探索。他们可以无责任地随便折腾,变复杂,以期适应未来多变的环境。
那如此说来,“早当家”就不是好事儿,孩子不能当鸡鸭鹅养,养育的重点不是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而是让他学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幼儿,会多少个汉字,能不能算二十以内加减法,根本不重要。
4.混乱的价值
咱们先讲六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的家教,之后再讲上学以后怎么办。六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特点是混乱。
家里有一个小孩就已经很乱了,像我家有两个孩子,孩子的小朋友有时候还来玩,简直就跟战场一样。但是高普尼克说,童年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混乱。
混乱是一种演化策略,有利于孩子发展各种个性,以备将来适应各种环境。有的孩子性格比较稳重,能专注做一件事,适合稳定的环境。可是如果环境复杂多变,孩子最好就要有爱冒险的精神,能机警地意识到周围的变化。
那难道说有什么环境就生产什么性格的孩子吗?不是。人类的策略是各种孩子始终都有、各种性格都保留,让他们自己去闯荡不同的环境。
由此来说,因为未来环境不可预测,孩子将来幸福不幸福、成功不成功就不是你所能决定的 —— 得看他的特性跟他将来遇到的环境是否匹配。有的孩子像兰花特别挑环境,有的孩子像蒲公英走哪都能活。你决定不了你的孩子是什么,通常一家几个孩子都各有各的特点。
孩子的运气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所能做的就是提供多方探索、体验不同环境的条件。我们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不论他是蒲公英还是兰花,安静还是外向,爱冒险还是胆小,我们都尽量提供探索资源。
家长对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工作。漫长的未成年期是人类的竞争优势,人类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采取了先探索后收获的策略。童年时代的主要作用是探索和学习。童年,是一种风险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面对的第一个矛盾是探索和收获,对应到亲子关系上,就是依赖和独立。处理这个矛盾,家长要做的是提供资源保障,让孩子充分探索。
家长不能确保孩子将来一定成功,不能确保孩子一定聪明,也不能确保孩子一定幸福。家长要做的不是给孩子定制、制定或者指定发展路线。家长能做的,是让孩子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具备抗打击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里所谓的探索,除了学习还有创新。所谓的提供资源保障,除了物质的还有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上的。而事实上亲子关系对孩子学习有重大影响。
二、“真关系”和“假教育”
我们来讲讲六岁以前的幼儿是如何学习的,高普尼克本人在这个领域亲身参与了很多研究。理解了今天的理论,你整个幼教观会有一个本质的改变。
以我之见,中式育儿的一个错误,是用训练大孩子的方法教小孩子。可能在某些家长心目中,所谓幼教就是让孩子在五岁的时候掌握教学大纲中七岁应该掌握的技能。
比如我最不能理解的一个活动就是背唐诗。一方面是连“鸿鹄之志”这种初中文化都没有的人能当北大校长,一方面是全民让刚会说话的两岁小孩背唐诗,这不荒唐吗?
两岁小孩理解不了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非得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很多家长也不懂唐诗,他们也不打算让孩子理解 —— 他们只是想让孩子*会背*而已。他们选择了这个项目,也许是因为背唐诗有表演的性质,也许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还有别的幼教选项。
六岁以下的幼儿到底应该学什么呢?为什么你让他学的他不学呢?为什么他不听你的话呢?
孩子最想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怎么工作的,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怎么回事儿。而他们的学习效率,取决于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不好。
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话,要问你配不配让孩子听话。
1.三个学习渠道
高普尼克说,学习有三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是自己摸索和试错。所有动物都会这种学习方法。这个东西能不能吃,那个东西怎么用,都是小动物一出生就在大自然中摸索出来的技能。一次做错了吸取教训再来一次,所有的亏都不会白吃。
第二个渠道是模仿。看看别人怎么做的,自己模仿一下,这个只有高等动物 —— 包括大猩猩和某些聪明的乌鸦 —— 才会。人类儿童非常善于模仿,咱们下面再说。
第三个渠道是听讲,这个只有人类会。
我们重点说模仿和听讲。你一定要注意,儿童既不是录像机也不是录音机,他们非常积极主动。
2.不是什么都模仿
人类孩子善于模仿,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会模仿大人的表情。而且孩子的模仿非常高级。他不是什么动作都模仿,只有你这个动作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他才会模仿你。通过模仿,孩子能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一个平台的中间有个玩具小汽车,两端分别有个障碍物。小汽车如果撞在左边的障碍物上,小汽车就会发光;撞右边的就没反应。实验人员就当着孩子的面操作这个小汽车,有时候往左边撞有时候往右边撞。
结果哪怕是两岁的小孩,当你把小汽车交给他的时候,他都会专门撞左边那个障碍物,好让车灯亮。他不是模仿你所有的动作,他只模仿你成功的动作。
还有个实验。实验人员把自己的手绑起来,走到一个电灯开关前面,用头去撞那个开关,把灯点亮。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看到这种情况,他也想去开灯,但他不会用头撞,而是用手。孩子知道那个实验者之所以用头,是因为他的手不能动!
而在另一个场景中,实验者的手是自由的,但是故意不用手,用头把开关给撞开。结果这时候孩子的模仿就不用手了,也是用头!这是因为孩子一看你有手不用,他能分析出来,也许用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所以人类儿童的模仿是把动物界的模仿行为给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能够识别一件事儿的目的性,能做复杂的推理,知道哪些是多余动作,甚至还有仪式感,知道哪些多余动作有意义。
但是这里面有个关键。孩子模仿的对象,必须得是人。
还是前面那个撞小汽车的实验,如果没有实验人员,而是弄成一个小汽车自动运行的短片,那孩子就不会模仿。哪怕你是让一个机器人去做,孩子也不会模仿。孩子只模仿真正的人。
而且最好是关系亲近、跟他相似的人。两个实验人员在一个美国小孩面前做动作,一个说英语一个说法语,孩子会模仿说英语的那个人的动作。
所以你跟孩子关系越好,他越愿意模仿你 —— 但是你刻意的动作还未必有效果。孩子随时都在观察你,他不只是模仿你想让他模仿的事情。
你是孩子的榜样。
3.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听你的话
现代人教育小孩最常用的办法还是对话。对话,也是少数几个能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家长的干预方法。你可能已经知道,美国中产阶级的家长因为跟孩子说话多,孩子词汇量会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多很多,而这是一个重要差别。孩子为什么总爱问问题?以前有的育儿专家说可能他是想吸引你的注意力 —— 而科学家的说法是小孩问问题是因为他想对这个世界有更深更广的了解。
我们希望能传达给孩子一些知识,但是孩子非常挑人 —— 不是什么人跟他说什么东西他都信。
心理学家很早以来就把小孩跟大人的关系分成三类。要想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类,最简单的办法是做个幼儿园接送测试。假设你是一个妈妈,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下班再接回来 ——
“安全型”的孩子,你送他到幼儿园、离开他的时候,他会对你依依不舍。他不想让你走,但是你走了也就走了。你去接他的时候,他看到你来会非常高兴。
“回避型”的孩子,你走他无所谓,你来了他也没表现出有多高兴。
但是有心理学家后来做过测试,发现回避型孩子每次离开家长和见到家长的时候,心跳都在剧烈加速!孩子实际上有强烈感情变化,但是因为他跟家长关系很疏远,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焦虑型”的孩子,离开妈妈的时候简直是难舍难分、强烈哭闹,然后见到妈妈也哭闹,根本没法哄,就好像极度地需要爱一样。
有统计表明这三种孩子长大以后的感情生活也受影响。想想如果恋爱对象也有这三种类型,是什么样的剧情。当然统计归统计,也有很多人长大以后战胜了自己的性格缺陷。
而孩子是哪种类型,取决于家长。事实上有的孩子可以跟这个人是一种类型,跟那个人是另一种类型。
对于这三种孩子,家长想要通过对话来教孩子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的接受程度非常不一样。
比如咱们拿四岁小孩做个实验。实验中拿一个孩子从来没见过的东西给他看,比如说是一张软盘。妈妈跟孩子说,这东西叫“存储器”,而一个陌生人说,这东西叫“软盘”。你猜孩子会听谁的?
安全型的孩子听妈妈的。他跟妈妈关系好,他相信妈妈的话。
但在另外一个测试中,有个玩具,既像是一只鸟,又像是一条鱼,总体更像是一只鸟。那你说这个东西到底是鸟还是鱼呢?妈妈说这是鱼,陌生人说这是鸟 —— 安全型孩子在这个情况下,会选择听陌生人的。
他爱妈妈,但是他更爱真理。他能看出来这个东西更像鸟,他不会盲目听妈妈的话。安全型孩子的学习模式非常健康。
回避型孩子会怎么做呢?面对第一个问题,他有同样大的可能性听妈妈的或者听陌生人的。妈妈在他心目中并没有更大的权威。那可想而知,面对第二个问题他就更不相信妈妈了。
焦虑型孩子在两个实验里都相信妈妈。妈妈说啥都是对的,他不顾客观事实……我担心他搞不好长大了会变成妈宝男。
所以当你指责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先要问问自己跟孩子是个什么类型的关系。所谓“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动。
实验表明两三岁的小孩就已经善于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如果一个人讲述知识的时候很自信,表现出很擅长做这件事,小孩就会倾向于听他的话。小孩对自信的敏感度比大人还强烈,如果这个人不自信,小孩根本不信他。
这就是为什么假模假样地向孩子灌输知识没用。孩子能分辨出来你的矫揉造作虚张声势。要让他相信你、听你的话,首先要问你跟他的关系好不好,其次要问你自己行不行。
六岁以下的儿童在模仿和听讲方面具有极高的水平。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智能的,而且随时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他们学习的效果跟模仿和听讲的对象非常有关系。
你是什么人,比你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如果你本人很靠谱,知识丰富充满自信,跟孩子的关系很亲密,孩子对你有安全感,他就愿意模仿你,他就更信任你的话。如果你本人的一举一动都很有教养,心地善良做事稳重,你的孩子也会是这样。
反过来说,如果你自己根本不读书,却在孩子面前刻意表演一个什么知识,逼孩子死记硬背天书一样的东西,他就会认为你不靠谱,你给他带来的都是困惑。
没有多少干预手段真起作用,但是家长跟孩子的三种关系,的确是影响深远。
古人说“言传身教”,在要求别人之前都先反思自己。现代家长不问自己是个什么人,试图把孩子当产品一样定制,这哪里是教育之道呢?
三、当孩子玩的时候孩子在学什么?
六岁以下儿童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玩。而我们中国家长对玩,情绪复杂。
有些家长认为玩是不必要的,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堕落,正所谓“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有些家长把玩设计成是一种休息或者奖励,比如有个说法叫“学习要认真地学习,玩要尽情地玩”,把玩当做充电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这两种观点都是把孩子的玩和成年人旅游看电影打麻将唱卡拉OK那种玩给混淆了。孩子的玩,是必不可少的成长环节 —— 玩不但能促进学习,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可是话要这么说,似乎就有个矛盾。玩,肯定就没有什么目的,就不是“刻意”的,可是学习得刻意练习啊?如果说玩能让人变得更聪明,那让孩子直接刻意练习、去做一些数学题之类,直接锻炼大脑不是更好吗?孩子为什么非得玩呢?
关于玩的研究以前非常少,直到最近心理学家才算有了一定的认识。高普尼克本人和她的学生,就做了大量玩的实验。我非常喜欢高普尼克对玩的理解,可以说她已经有了一个相当说得过去的“统一理论”。
孩子的玩一共有三种:跟别的孩子玩、玩玩具、和假装。
1.跟别的孩子玩
这种玩法是人跟人玩,可以叫“打闹”。比如几个小孩在一起打闹、互相追逐嬉戏。
打闹有点像打仗,孩子们就好像在演练各种攻防技术一样。但跟真实打仗又很不一样,打闹都是双方轮流进行,我打你一下,你也打我一下,大家都有演练机会。
但打闹不是训练。打闹的好处在于学习社交互动。
不让孩子玩太残忍了,所以科学家都是拿老鼠做“剥夺玩的权利”实验。如果一只老鼠从来没和别的小老鼠玩过,它往往也会做各种技术动作 —— 但是一旦跟别的老鼠互动,它不知道做各种动作的时机是什么。它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这就好比说步伐都会,但是不会跳舞;字都认识,但是不会连成一句话说。
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小孩从小都没有跟别的孩子打闹过,他到了社交场合就会表现得很笨拙,他不知道怎么跟人互动。
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
2.玩玩具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有句话说,作为科学家,如果你看到有数据不符合你的理论,你应该对这样的数据特别感兴趣。我们专栏讲过“信息就是意外”的道理,所谓探索,就是要寻找各种意外。
孩子玩玩具,也是在探索意外。
有人观察,哪怕是11个月大的婴儿,都有这种探索精神。比如说看一个球打到墙上又弹回来,婴儿看多了就会觉得这没什么,关注度下降。但是如果他看见一个球居然能穿墙而过,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所以孩子都喜欢新奇的玩具,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玩法。他们会用各种方法折腾玩具,这么摆弄一下那么摆弄一下。特别是如果玩具的行为跟孩子设想的不一样,他会特别感兴趣,完全符合波普尔说的科学家标准。
所以孩子哪里是在玩玩具,他们简直就是在做科学实验。当成年人都陷入确认偏误不能自拔,只关注符合自己认知的信息的时候,孩子们保留了科学探索的火种。高普尼克深有所感,专门写过一本书叫《宝宝也是哲学家》。
但玩玩具还有实用的好处。探索有利于孩子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哲学家以塞亚·伯林有一个著名的比方,叫“狐狸和刺猬”。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狐狸知道很多事。有些学者只知道一个大主意就好像刺猬一样,而真正能理解复杂世界的其实是狐狸。
类比到人生的选择,像有些运动员和表演艺术家从小苦练,把一生押注在一门手艺上,就是刺猬;而有的人灵活性特别强,就相当于狐狸。
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狐狸,就得让他多玩玩具。事实上真实的狐狸跟刺猬的区别就是这样。刺猬出生六周后就离开父母,而狐狸要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六个月,而且还是被父母共同照顾。特别是母狐狸,经常把猎物带回家让小狐狸玩。
3.对大脑的影响
那你说就算要培养狐狸,我多报几个兴趣班,效率不是更高吗?不行。玩跟上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是亲自面对真正的意外。吹拉弹唱才艺学习,这些都是按照老师要求做事,这不是玩。我们关心的不是学会了多少技能,而是将来能不能应对新的环境。玩,是让孩子摸爬滚打一身伤痕换一份体会。
跟其他孩子打闹和玩玩具这两项活动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促进大脑发育。脑神经科学家有个名词叫大脑的“可塑性”。大脑可塑性越高,你学习新东西就越容易。小孩的大脑可塑性非常高,但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大脑就变得很不可塑了,就好像硬化了一样。
孩子玩的时候,大脑前额叶中负责社交的区域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让大脑变得更可塑。
有个老鼠实验是这样的,第一类老鼠吃喝管够但是不给玩具。第二类老鼠的笼子里有各种玩具,什么斜坡、球、翻滚装置,可以自由玩耍。结果有玩具的老鼠在大脑的各个方面,比如脑容量、神经的连接数、前额叶皮层的面积,都远远超过了没有玩具的老鼠。
顺便说一句,烟草中的尼古丁也有类似的作用。为什么人们吸烟的时候会觉得大脑更好使,就是因为尼古丁能增加大脑的可塑性……玩,是没有副作用的尼古丁。
还有一种玩法,对智力成长没有这些好处,但是可能对人更重要。
4.假装出来的可能性
很多动物都会打闹和玩玩具,但是只有人类的孩子会假装。
以前有学者认为小孩分不清虚构和真实。的确,据我观察美国大部分七岁以下儿童认为圣诞老人和牙仙女是真的 —— 但是现在的研究者确信,对一般想象出来的东西,孩子能分辨那是假的。特别是当孩子假装的时候,他们非常明白这是假的,但是他们乐此不疲。
假装有两个重要作用。
一个是想象不同的可能性。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先给孩子们玩一个带钥匙的音乐播放器。钥匙对了,它就能播放音乐,钥匙不对,它就播放不了。好,现在实验人员说,这个播放器必须得拿走了,这有个积木,我们能不能假装这个积木是播放器?
然后他们就拿假装的钥匙开启了这个假装的播放器。当然没有音乐播放出来,但是孩子们能够假装现在有音乐,并且跟着音乐唱歌。
好,下一步,老师说咱们换个钥匙,假装这个钥匙不好使 —— 于是孩子们又假装播放器无法播放音乐 —— 他们能够假装面对假装出来的沉默。
所以说孩子的假装能力非常高级。但是实验中有三分之一的小孩,没有这个假装能力。你跟他说咱们假装这东西正在播放音乐,他会说不对啊,它没有播放音乐啊。这一个实验,就把孩子分成了会假装和不会假装的两类。
然后你做个测试,让孩子们设想一个事物的各种不同可能性,结果就会发现,会假装的孩子能想象出很多可能性来,而不会假装的孩子没有这种能力。
而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级能力。想象不存在的东西,这是创造力的起源 —— 按赫拉利的说法这可是智人的超能力!永远都是想法先行,敢想才能敢干。科学发现就是这么来的。
高普尼克还专门做了实验,让孩子多玩假装,能激发他们想象不同可能性的能力。
但假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5.人生最值得学习的技能
假装的第二个作用,是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而高普尼克认为,这个能力是包括大人在内所有人最值得学的技能。
这个能力在学术上叫做“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就是说你要知道别人的情绪是什么样,他有什么意图,他有什么欲望,他是真的还是假装,他的信仰是什么……你得会判断人的心理状态。
咱们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有个装创口贴的包装盒 ——
孩子们一看都认识。但是老师把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的不是创口贴,是曲别针。好,现在老师把盒子合上,问五岁的小孩两个问题 ——
第一,你知不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第二,你猜,别人会认为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正确答案是我知道盒子里装的是曲别针,我认为别人会以为盒子里边装的是创口贴。能答对这两道题,就说明孩子具备推测别人想法的能力。自闭症儿童没有这个能力,所以面临巨大的社交困难。而研究表明,越是平时爱玩假装游戏的孩子,越能通过这个测试。
我们一生都在琢磨别人怎么想,但心智理论学习的最关键窗口期是从18个月到五岁这段时间。
我们前面说了,六岁以下儿童最应该学的东西就是两个 —— 一个是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怎么运行的,一个是人都是怎么回事儿。这第二个项目就是心智理论,是最重要的技能。说白了就是孩子得学会理解人,能善解人意就更好了 —— 而想要发展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玩假装。
所以玩既不是浪费时间也不是休息和奖励,玩就是最好的学习,玩是一种战略需求。六岁以下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认字和学加减法,而是充分地玩。
那家长能对孩子的玩做些什么呢?
四、因为孩子爱玩
高普尼克提到一个研究是这样的。有一个特别复杂的玩具,有各种功能。你挤压一个地方它能发出“滴”的一声;你再拉一下那个地方,它能播放一段音乐;别的还有能说话、有闪光的效果等等。
第一组,有个实验者把这个玩具拿来给孩子们看,说她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用的。她假装不经意地碰一下玩具,发出滴的一声,然后就把玩具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玩。结果孩子们拿过来就积极探索玩具的各个方面,很快就把所有功能都找到了。
第二组,实验者像个老师一样,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们这个玩具会发出滴的一声,并且演示了这个功能。她也是把玩具交给孩子就走了。结果孩子们就反复模仿同样的动作去玩玩具,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发现其他功能。
由此可见,所谓教学,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孩子非常敏感,如果你是在教他,他就不探索了,他就模仿你。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你也做出一副探索的姿态,就能引导着孩子一起探索。
还有个实验是这样的。研究者要让4岁的孩子学习各种几何形状,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之类。给孩子看不同的东西,希望孩子能理解它们本质的形状。孩子们被分成三组。
第一组,实验者像老师一样,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是讲课。
第二组的实验者戴着一顶侦探帽出场,跟孩子们说我们要一起去发现“形状的秘密”。她拿出各种东西,引导孩子找东西的共同点。如果有孩子说对了,比如孩子说这些形状都有三个边,实验者就重点重复这个孩子的话。等孩子们找到了特征,实验者再帮着总结规律,还提出问题。这是一个探索式的做法,非常接近“玩”。
第三组则是没有引导的纯粹的玩。实验者把各种图形教给孩子们就不管了。
一星期之后,实验者再去考核孩子们记住了多少不同形状 —— 结果可想而知,第二组,也就是引导组,学习效果比其他两组好得多。
科学家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应该只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引导孩子自己搭建知识,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知识。
当然这种引导法对家长、甚至对老师的要求都非常高。对一般家长来说可能不干预就是最简单的办法。
总结来说,关于玩,家长能为孩子做的事大概有三点 ——
第一,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孩子在贫穷或者危险的环境都能玩,如果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孩子能放开了玩,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探索。
第二,提供玩具。玩具不一定非得多么高端复杂,一根小木棍也可以玩,关键是得有玩具可玩。
第三,如果家长想参与,想引导孩子一起玩,也行 —— 但是你别忘了先戴上一顶侦探帽:你得能融入孩子的主流文化才行。
高普尼克经常和她的小孙子一起玩。有时候假装桌子底下有一只老虎正在睡觉,两人悄悄地从桌子旁边爬过去,说不要惊醒老虎……高普尼克说,关键还不在于家长的参与对孩子有什么好处,而是……家长也很想玩啊!
所以到底什么是玩呢?
玩不是工作,像过家家之类的玩法好像是模拟日常的工作,但是动作会故意做得很夸张,一看那就是在玩。
人们通常是在其他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比如吃饱穿暖了,才想起来玩。
玩好像有一些特定的形式,像小孩打闹,似乎一直在重复一些动作,但是在重复之中又总有变化。
玩是自发和自愿的。在用老鼠做的实验中,小老鼠为了能玩,它甚至愿意去完成一些工作。
不管是跟人玩、跟东西玩,还是跟想法玩 —— 也就是假装,我们都是在随机地、多变地尝试一些不同的动作和想法,然后总结这些动作和想法的后果是什么。你可以说玩是一种试错式的学习,能让我们快速获得反馈、积累经验,提高应对意外局面的能力。
但是所有这些实用的理由,都比不上一个最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玩,很好玩。
费曼有句名言,说“物理学就好像是性:是,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用的结果,但是那不是我们为什么做它。”
这当然是进化的设定。如果性行为仅仅是为了生孩子,人很可能就不会做这件事。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一切的确都是为了生孩子;但是从人的角度,生孩子只是性的一个副产品。
高普尼克说,玩也是一样。获得各种好处、促进大脑生长、学会各种技能都是副产品 —— 我们之所以玩就是因为进化给我们设定了爱玩。
所以归根结底,为什么要让孩子玩?因为孩子爱玩!他们有权拥有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