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最近一段时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较好的共情能力,都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共情能力还挺不错的,直到看到这部电影。
父亲节那天,恰逢出差在外的休息日。和同事相约去看电影,选了非常应景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刚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部讲述家庭故事的温情片,到最后才发现它是一部从他人视角出发的纪录片。
表达共情:对方的感受,我们真的了解吗?
电影中的父亲名叫安东尼,是一位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影片的前四分之三看起来就像一部悬疑剧,老人的女儿时而长发,时而短发,时而要走,时而要留,真真假假难辩分明。
在我以为最后故事要揭晓终极真相时,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变化和无常并不是编剧的故弄玄虚,而是这位父亲的真实体验。
关于阿尔兹海默症,你会想到什么呢?
曾经我有一位远房的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我妈给我讲过发现她患病的过程。
有一次,我爸开车载奶奶回家,把她放在了附近的路口。以往都能顺利回家的奶奶,那一次却走错了方向,直接去到了城郊,被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先生遇到,几经打听送回了家。
这只是她患病的开始,不认识回家的路,后来她慢慢发展到不认识自己的儿女,不会吃饭,直至最后去世。每次大家提起奶奶,常说的一个词就是,糊涂了。那时候,我以为糊涂了就是很多事儿记不起,分不清了,也没太大的大不了。
可是,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那种亲人不再是亲人,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曾经的一幕幕仿佛录像带被卡了一样反复播放的混乱、恐慌和无助。
一句“糊涂了”,于别人只是一个当下的状态,于本人却是几十年人生的颠覆。然而,倘若不是这部电影,我又如何能体会呢。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平时对身边人的共情,真的做到了吗?
最近连续出差,孩子情绪不稳定。我知道,她是想妈妈了。想妈妈,是我对她的理解。可是对于她来说,想妈妈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没有妈妈的环境变得没有归属感,可能是睡前感受不到妈妈肚皮的温暖,也可能是离开妈妈再也不能撒娇哭闹肆无忌惮。而这些,并不是我曾经的共情,而是我看完电影后,尝试理解孩子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感受。
所以,共情到底是什么,当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对方的感受时,我们做到共情了吗?更可能是,当我们试着用一句话来定性对方的情绪时,共情的路已经被堵死了。
增进共情:在每一次感受窘迫时,体会他人
尽管共情很难,但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每一点为更好地共情所做的努力都值得。那么,如何更好的共情他人呢?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己及人,用自己的经历感受他人。
2019年下半年,女儿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我知道入园之前需要做一些心理建设,但我总觉得一定不是告诉孩子幼儿园多好那么简单。
有一天,我又接到了出差的任务。打开行李箱,磨磨蹭蹭地不想收拾东西,心里特别地忐忑和不安。
我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察觉情绪的来源。那次我接到的任务是要到一个没去过的地方,跟一群未曾谋面的同事一起做研究。对于未来要面临的这些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我觉得有些担心。
这时候,我突然间想到,孩子入园不也是要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遇到一群陌生的人吗?那孩子的不安,跟我的不安应该是类似的。
接着我又想,如果我们感受是类似的,后续会怎么发展呢?
我回忆自己以前进入新学校以及参加新任务的经历,然后发现,无论刚开始自己多么焦虑和忐忑,每一次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最后都是开心更多,因为当我跟身边的伙伴熟悉后,日子就变得很愉快了。
想到这一点,我也明白自己该给孩子做什么样的心理建设。我没跟她说幼儿园好或者不好,而是告诉她,在初入幼儿园的那段时间,因为到了新的环境,没有熟悉的朋友,自己会觉得孤单。但是这种孤单会随着交到新朋友慢慢消失,到时候幼儿园的生活也会变得很快乐。
尽管有人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是在很多类似的场景中,我们总是会有相似的情绪产生。
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做错事的内疚,失败时的沮丧。即使每一个环境、每一件事都不同,但感受和情绪却是相似的。
在自己每一次感受到难过和窘迫时,想一想其他人在经历类似场景时,也会有相同的体验。这样一次次的推己及人,才能够让我们更多的理解和共情别人。
放弃共情:如果真的没有感同身受,就让情绪自然地流淌
不得不承认,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我们无法经历,总有一些经历我们不能感受,总有一些感受我们也无法理解。当我们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共情时,又该如何呢?
电影中的最后,安东尼病情日益恶化,变得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想妈妈。面对这样的老人,护工凯瑟琳坐在他的身边,把他拥入怀中,安静地听他哭泣。
共情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告诉对方,我能够读懂你,而是帮助对方顺利地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
没得过阿尔兹海默症的凯瑟琳不一定能完全懂安东尼的恐惧,但她的肩膀和怀抱给了安东尼最安全的港湾,让他的无助可以尽情地流露,也让电影之外的我明白,如何更好地陪伴和承接他人的情绪。
——不喝止
前一段时间带孩子去上舞蹈课,在我陪着她进教室的情况下,她还是跳了五分钟就不想跳了,哭着让我抱着她。
当时我的想法是,你想要的都满足了,还有什么好哭的呢?于是,我发了好大的脾气,想让她停止哭接着上课。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纵使我不知道孩子的情绪来源,可是在那一刻她的难过是真实的,而我却选择无视她的需求,一心想让她成为一个满足课堂要求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有负面情绪,当孩子哭闹时,总是试图尽快让孩子平静下来。可是,坏情绪本身并不会给孩子留下创伤,那些让孩子念念不忘的,是每次情绪流露时强行的制止和压抑,让孩子觉得有情绪的自己是可耻的。
——不越位
记得有一次,女儿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晚饭的时候,她跟爸爸说这件事,说的时候特别委屈,眼泪都要出来了。爸爸听完后说,我小时候老师也经常批评我,还打我呢!
女儿听完,就没有再往下说了,眼泪也慢慢地没了。
可是那天睡前,女儿跟我说被批评的事儿,我们聊了很久,才发现她并不是在意一次被批评,而是以为老师批评她从此就不喜欢她了。但这些情绪,在跟爸爸的对话中,都没有表达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碰到过的一类人。当我觉得难过、沮丧或者挫败,想要跟对方吐槽什么事儿的时候,话还没说完,对方就会接过话茬说,哎呀,我哪次也怎样怎样。说出来的感觉就是,我的经历比你惨多了。
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想要用自己的惨来安慰我,可是在那一刻,我并不会觉得轻松,反而会在自己的挫败和沮丧之外,加上了一点对自己无病呻吟的评判,然后选择将自己的想法压下来。
可是,这样的沟通方式对吗?的确,我当下的痛苦似乎比不过别人曾经的痛苦,但即便如此,我的痛苦也是真实的,也应该被倾听。那些想要靠自己更惨来安慰对方的人,他们在意更多的并不是给谁安慰,而是更渴望被人关注。
——不评价
我妈是一个情绪少有波动的人,她自己很少哭,也不喜欢我们哭,可是偏偏我又是一个泪窝很浅的人。
记得刚生完孩子的时候,不知道是激素水平变化还是怎么,自己变得更加容易掉眼泪。但每次哭的时候,我都不希望被我妈看到。我知道,我妈会说,多大点事儿啊,有什么好哭的。
是啊,有什么好哭的呢?可能在有些人眼里,有些事情都不值一提,可是在其他人眼里,可能就是晴天霹雳。生活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觉得烫的水,也要允许别人觉得凉。
后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最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感受不一样,我觉得好的,你可能觉得不好。我希望孩子知道,无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感受永远真实。不随意评价别人感受的对错,就是给感受最好的出口。
人们常说,我懂你比我爱你更难得。一个生命能够被另一个生命全然的理解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即使不被理解,只要拥有自由,无论多严苛的环境,生命都可以突围。
能够共情固然更好,倘若不能,就做一个安静的容器,允许情绪如河水般流淌而过。就像电影最后定格的那一幕,安东尼靠在凯瑟琳的肩上,哭得像个孩子。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时而迷茫,时而焦虑,但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一起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