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8岁,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县城,来到另一座城市。
22岁,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的省份,来到北京。
这两次的离开之前,我内心都有过许多担心与忐忑。
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难免会本能地担心。但真正出发后,才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担心的。
其实,有了一次经验之后,一个人前往各地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曾经有朋友和我说过,你太过独立了。我笑了笑,如果能把身处异地的自己照顾得妥妥当当是独立的话,或许我就是。
在北京的六年,我有四年没有回家过年。
还记得当年,在大学课堂里,解剖学的老师说,“你们选择这个专业,未来就业之后能回家过年是一件难事,我已经有五年没有在家过年了。”
那时,听过之后,对于五年是一片哗然,可并没有具体的体会。
时隔多年之后,那些真实的体会才开始渐渐地爬上心头。
随着年龄的渐长,其实这些也许都是我们很多人需要去面对的,有些独立还是早早开始比较好。
二
独立,在离开家乡之后。
当我们只身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份新的工作,便会突然意识到,再也无法依靠父母了,必须一个人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面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从工作的试用期开始,我便开始了个人的经济独立。即便在工资寥寥无几,除去生活的必须消费后,所剩无几,我依旧没有从父母手中取过一分钱。
所有的困难,都是瞒过父母解决好之后,再以一种调恺自己的方式告知他们。
对于这些,或许与我们从小寄宿学校有关系,早早开始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费。从小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可以替代自己的生活,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当人有依靠时,才会有恃无恐。“有恃”才会“无恐”,其实就如很多小孩子无法无天,是因为知道自己的父母会无条件的爱自己,即使自己犯了再大的错误,都有父母可以依靠。
可是独立,应该是学会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命,独立承担责任。
三
前不久,和身边一位在家休息的友人聊天,朋友说,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好无聊啊,每天就是吃、睡、看电视。我说你可以学点别的,或者看看书,或者带女儿出去走走啊。朋友说,不想干,也不想走,累得慌。每天在家收拾被孩子弄乱的房间就已经够累了。
或许是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孩子不断的翻箱倒柜,玩弄各种东西后,随地一扔,妈妈在孩子后面,边收拾边唠叨,但是事情还是不断重复着。
这样的场景或许在许多家庭里上演。
渐渐的,妈妈的人生便开始有了改变,始终是围绕着孩子转,逐渐就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我身边的另一个朋友身上,却不是这样的,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依然有自己的生活。
这位朋友,除了要做一日三餐之外,每天还要亲自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并且早上坚持跑步,每晚哄孩子入睡后,还坚持看书。周末带孩子出门郊游,假期还可以一个带孩子坐火车去旅游。
听起来觉得生活足够充实,但其实其中累与辛苦,她只是转化了另一种方式而已。
也许,养孩子真的可以不那么辛苦,不要一边剥脱了孩子的自主权,一边发牢骚抱怨,都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独立,应该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能把自己照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