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是越来越冷,早上跑步的人也不多了。可我依旧坚持着每天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继续我的健康跑步人生。早上飘着细雨,把我的衣服头发都弄得有些潮湿。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愉悦的心情,因为跑步途中还在思索着昨晚从喜马拉雅上听的“如何成为一个高手?”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小就被教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有流行的“一万小时定理“、"二十一天养成习惯”等等。总之就是花时间死磕,或者说是自虐。记得有篇古文《卖油翁 》,无论是卖油的还是射箭的都成了该行业的行家,为什么呢?因为唯手熟尔。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才有回报。要不怎么叫苦心人,天不负呢?
人类知识的建构是把前人的经验封装在一个小的概念当中,然后后人拿来就用,而不至于临场重新去思考,其实就是套路。.套路分为两种:
一种是教科书上找不着,一定是这行的前辈给你总结出的最值钱的经验。创业中遇到问题,首先去找老司机,把老司机的套路学到手。而怎样找到老前辈呢?很幸运,我找到了教我写作的赵老师。
还有一类是概念。李笑来悟出了一个学习的道理——“所有的教科书本质上,一个学期就跟你讲几个概念,物理也好化学也好,其实那么多章的内容,每一章就见一个概念。人类文化就是靠概念堆出来的。想到这,突然明白老师为什么让我读书找关键词了。因为一本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由关键词组成的,理解体会了概念,整个章节内容也就掌握了。而不是读书看热闹,看完就忘掉。
知道套路之后便是练习套路。那么该怎么练习套路呢?正确的练习是把大的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老师把写作分成若干的板块,每个板块都要认真去练习。
心理学界把人的学习分为三个区:第一个区叫舒适区。最远的区叫恐慌区。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有一个区叫学习区。学习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脱离舒适区。真正会读书的人是永远找一些困难的书来读。让自己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被动地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读书是为了求得理解而读书,主动地去阅读,真正地学习到知识。学习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断跳出舒适区,尝试挑战学习不会的东西,当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也是进步的必须。比如写作,命题作文是一种练习,逼迫你写不熟悉的领域;反复修改也是一种练习,强迫你回头审视已经写出来的东西,不停打磨,不停修改;大量的阅读和分享也是一种练习,把你的内存和输出扩大,变得更深刻。
还有一个条件是好的学习环境。什么叫好的学习环境呢?
不是空调,WIFI畅通,不是窗明几净不受干扰,而是能够提供即时反馈的环境。而且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给一个即时的反馈。由此罗胖认定人类未来教育的模式会变成师带徒状态。师徒制的复兴是未来人类学习的一个总方向。我认同这种观点,因为我就是师徒制的受益者。自从跟赵老师一对一学习写作以来,虽然进步不是很大。但从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地练习,到现在第二阶断共读一本书,我觉得自己是在成长。从简单的"的"、"得"、"地",到语句的通顺,到段落的整理,到文章的构建完成,每一篇文章的修改,莫不是倾注了老师的心血。
记得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就向我们介绍,钱钟书先生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当时自己还想,我学几门课程就如此吃力,钱老先生那么有知识,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是记笔记,据说钱钟书光英语学习笔记就有140多本。笔记本是将书上的信息与自己正在生长出来的结构对接出来的产物,它其实是一个人大脑的外挂。目的就是为了和这个知识形成一次互动。知识的学习是要不断和它进行互动的。很幸运,听这节课就是靠记笔记完成的,虽然有些跟不上进度,但记在纸上,印在脑里还是不错的。
有理论,有方法,关键还是要实践,实践层面的工具是互联网。
可不是吗?没有互联网,我写作的愿望就不会这么强烈;就不会去微信搜索到老师教我写作;就不会省力地去用有道云笔记;就不会下载喜马拉雅去听书;就不会听到罗胖的逻辑思维;当然也没有这篇文章的构成了。还有,文章完成后我会发表在简书上。又能从读者的反馈中了解到大家对我的评价,会更激励我去学习。
学习其实就是不断把新的信息和原来的信息结构做一种缝接,它是在编一个密不可分的网。知识就是信息之间形成结构互相之间形成关联之后再进入我们的库存。学习就是将新东西和自己原来的结构缝在一起。
在这个梦想都快要被说烂的年代,最难的其实是坚持。
同理,在这个学习方法都要被说烂的年代,最难的其实也是坚持。
我在坚持跑步读书写作,亲爱的小伙伴,一起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