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2年,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子乘着华美的肩舆,缓缓驶入皇宫。晋武帝看中她的才名,使她成为贵人,她的一家人也因此得以迁入帝都洛阳,她就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左棻。不过,她并不是本文主角。
看脸时代,他输在起跑线上
她由文才得召,却受限于容貌平凡,史书记载她“姿陋无宠”,一辈子宠幸寥寥,终其一生只得贵人之名。
左贵嫔(实际上是贵人,不是贵嫔,贵人等级略低),名芬。兄思,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
—— 《晋书·后妃传》
“名亚于思”,这里提到的正是她的哥哥左思,他的才华更在左棻之上。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晋更是个“看脸的时代”。而左思是个相貌丑陋、拙于言辞的人(《晋书》记载左思“貌寝,口讷”),这些和时代取向格格不入的个人特征,让他仕宦之路异常坎坷艰辛。
曹魏之时,尚美唯美之风就已盛行。所谓“魏晋风流”,对于仪容举止的追求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东汉兴起了月旦评,世家出身、人品才学、仪容仪态都成为品评人物的标准。
魏晋之时又盛行清谈之风,口齿伶俐、丰神俊逸之人便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美名传扬。所以无论男子、女子都注重修饰仪容、锻炼辞令与口才。当时的贵族出行,不仅追求鲜衣怒马,还要剃面熏香,甚至如女子敷粉。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遨游,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 《世说新语 •容止 》
潘岳即潘安,不仅是有名的文学家,还是“貌似潘安”美名流传到今天的超级大帅哥。他出街闲游时,路上的少女妇人纷纷牵手拦路,痴痴围观。而左思效仿他闲游,却是老妇乱吐唾沫的悲惨遭遇。
这位丑到令人唾弃的左思,偏偏一身才华难自弃,立志用文笔搏英名。
文如其人?丑陋如他却妙笔生花
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
——《晋书·文苑列传》
来京师后,他想作《三都赋》。此前,正是《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魏蜀吴天下三分,而此时蜀吴初平,以三国都城为赋,无疑有申明正统、以史鉴今之意。立意高,涉面广,篇幅大,而前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不朽文章,同一题材再出新作,可见颇有难度。当时名闻天下的才子陆机听说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要挑战《三都赋》,声称等他写完,要拿他的文稿来盖酒坛子。
“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
——《晋书·文苑列传》
为了得到翔实的资料,他申请担任秘书郎,掌管图书典籍。以方便参阅史籍图谱。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立身大赋还需实地考察。于是他又踏遍蜀都、吴都、魏都及周围的土地,把那里的水文地理、草木虫鱼、民俗人情纷纷写入文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年苦思,长赋乃成。
两百年后,刘勰评价左思 :
“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
——《文心雕龙》
天下传写,洛阳纸贵
这篇汉魏第一长赋(一万余字)最后得到了与它水平相称的传播效果:富豪之家争相传写,一时之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以至于价格飙升,左思也因此声名鹊起。
一个朝堂上、文坛上都默默无闻的小透明,是如何靠一篇文章打开新天地的呢?
1、让大v做推荐。他拜访当时声誉颇高的皇甫谧,皇甫阅罢,激赞不已,为他的赋做了序。又让当时的高官(也都是文学家)张载、刘逵作注、作序。司空张华读完后感叹此赋超越了班固、张载的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了大v背书的《三都赋》,迅速传播开了。
2、竞品失败的反向推荐效应。文人自古相轻,之前还要拿文稿盖酒坛的陆机,读罢《三都赋》不由得心底叹服,自知无法超越,遂搁笔放弃创作计划。陆机前后态度的强烈对比,形成了《三都赋》传播的引爆点。
3、饥饿营销。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这种抢购氛围,进一步抬升了供应方的盛名。
就这样,左思用他的文才在看脸的世界里硬是刷出一片存在感。后世总结那个年代的文学代表人物: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左思从此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