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放学后》读来很轻松,它既没有如《白夜行》一样脊背发凉的后怕,也没有《解忧杂货店》一般温情脉脉的缺憾,这本小说是一部很普通的推理小说,中间的解谜过程也并不缠绕。而同样正因为它的普通,这本小说便如同日本推理小说写作的一条明晃晃的标准一样,易于模仿。
我就从一个几乎没有写作过推理小说的写手的角度(上高中时受蔡骏影响尝试写过两万多字的《黑寡妇日记》,但回头看漏洞不少,也并不精彩,读来幼稚可笑,于是没有对外公开过,不算),以结果倒推过程的方式来解析。
以下含剧透。
1.命案的动机
在一切之前,先要有了作案动机,方有做案之事实。
《放学后》中共有三次命案,分别为A.密室中喝带氰化物饮料身亡的村桥老师、B.饮下酒瓶中毒药的着小丑套装的竹井老师和C.酒醉后被妻子情夫杀死的前桥老师(我)。
命案动机非别为:A、B:女子高校的学生宫坂惠美因自慰被村桥和竹井二位老师发现,多方解脱无望,产生杀人的念想;C:剥夺了作为妻子的裕美子的全部乐趣(主要为不想要孩子)后,遭到妻子伙同情夫的报复。
跳出情节,我觉得这两个作案动机实在不够充分。其一,不详细解释本能带来的羞耻感有多大,东野圭吾仅仅用一句“我们就是这种年龄“来含混带过,恕在下实在难以;其二,妻子出轨仅基于以上原因,且采用了较为极端的手段处理,而非协议离婚的和平措施,我觉得也太难以自圆其说。
但既然书里这么写了,我除了指摘两句,也没有其他话语可说。我总不能写信希望大名鼎鼎的作家还能出个修正版。
2.作案工具、现场及作案方式
有了作案动机,如何实施作案,是一门艺术。
A、B均为氰化物溶液,找遍全文,就只说从一个开照相馆的朋友处得来,作为照片显色之用,C则较为简单,情夫开车撞人兼拿刀捅,无需其他作案工具。
A:伪·密室杀人,误导破案人员往调换门锁以供出门的方向设想,于是便落入了真凶的圈套;B:调换后的小丑服饰下,让人误以为真凶的目标人物为原本的“我”,至于为何要调换,只是说“为了让大家在原本都知情的情况下多一层惊喜,颇为牵强;C:简单粗暴,前桥(我)自己交代自己身处一个僻静的无人来往的小公园,且饮酒至醉,等于是告诉别人,你可以直接驱车前往对我进行谋杀。
更不用说小说的中途,在命案发生后仍迷雾重重的大背景下,还人人掉以轻心的不实设定有点离谱了。也许是日本民族的隐忍特性与之也有关系。
3.破案难点
但如果让读者跟着警方或是侦探顺风顺水地侦破案件,推理小说就失去魅力了,所以必须设置破案难点。
A、B的作案思路相似,都是先混淆作案目的,故布疑云,再进一步发现所有疑凶的不在场证明均具备。C没有难度,不作解析。
从写作的角度来想,A:需要想到一个如何转移视线认为是密室逃脱,以及合理的密室解脱方法,B:稍加铺垫,制造“误杀”的疑窦。A、B:制造把柄/利用同理心,以找来帮凶,露出“疑似破绽”却又让疑凶有不在场证明,而真凶又在明面上毫无作案动机无法受到怀疑。
4.放出蛛丝马迹
命案总需要破解,漏洞的设定也有说法。
(1)因为宫坂惠美的好朋友杉田惠子在制造密室时需要一根稍短的棍,而我又有送过她一支标号为3号的“幸运箭”,而后来发现幸运箭编号变成了12号;(2)对自己作息要求极为精确的惠子,偏偏在密室杀人的当天,作息出现了差错……
诸如此类的线头,放出来一点点,就可以使人找到事情的真相。
5.BONUS
C案完全是添个彩头,去除C案对故事主体情节几乎无影响,以至于我压根都不想分析……欠缺很强因果关系的BONUS只能被视作赘余,这也是我觉得不够好的地方。
至于余下的工作,就是如何编制情节能更合乎情理,如何制造悬念能更引人入胜,如何设置机关能令人啧啧称赞了。
但毕竟是东野圭吾前辈的早期作品,比之《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之类的成熟作品,虽然写得很好了,但也理所当然有不足。
从读者的角度上看,其实中间的关键节点诸如假密室、有帮凶等疑点并不能猜,东野圭吾在亲自揭晓之前的线索给得偏多,以至于读时已有了强烈暗示,只是没法把那些线索都牢记于心并串通起来而已。
花了几天时间把东野圭吾早期作品《放学后》读完了,正值月底,这个月的文章素材便有了来源;又兼《放学后》这部小说的架构思路十分简洁明显,适合作结构剖析,于是有此一文。以上为对写作背景的照例啰嗦。
我只能口嗨,我不行,我不上。提前防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