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是司法考试的时间,看到朋友圈里同学发的动态,忽然又想起了我的那个小小梦想。2017年是司法考试的最后一年,从明年起,不允许非法学本科全日制专业的人报考,同时它也将更名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我那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法律人,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
现在说到梦想,很多人会觉得很可笑。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你长时间地去坚守,更不要说什么梦想了。梦想很奢侈,而我太穷。但是真的有一个我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曾经因为高考分数,我将之放弃,后来因缘捡起,可是,我却又亲手将它丢弃。
记得小时候看过很多有关于律师或者警匪题材的电视剧。那会深夜看《陀枪姐妹》、《女警本色》怕被父母发现,会将电视调成静音,只看画面就觉得很过瘾。于是,小小年纪自己的正义感被强烈激发,觉得自己长大一定要从事正义的职业。而真正使我坚定自己要从事法律或者当一个律师的梦想是电视剧《律师事务所的故事》,整部电视剧是一个个小小的案例构成的。我被法律人的强大的逻辑跟洞察力吸引了。而且,从小我就比较能言善辩(其实就是跟人吵架从来不会输),周围的大人都跟我爸妈说,这孩子长大是个当律师的料。于是,大人随意的一句夸奖,我却当真了,只是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能言善辩的还可以当老师(比如现在的自己)、还可以当主持人、演说家……
高考分数不理想,自己与法学专业擦肩而过,转而进了中文系。大二得知学校可以修双学位的自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心中没有丝毫的犹豫,打电话给爸爸只是通知了他一声,毕竟修双学位每学期要多交钱的。身为农民的爸爸虽然不懂什么双学位,可是他知道,闺女是在要用周末的时间去学习法律,这就够了。用爸爸后来的话讲就是,即使不吃法律这碗饭,自己懂点法律保护自己也是好的。事实证明我爸说的极其正确,而我还真就只是涨了点法律知识跟法律意识。
于是,我成功地葬送了大二以后的周末。双学位的课是由我们本学校的老师上,所以我们只能周末上课。第一学期的法学课把周末两天占满了,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很多时候上完晚上的法理学课,我就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会思考了。
周一至周五是满满的主修专业的课,周末上课真的很挣扎。羡慕小伙伴可以一觉睡到上午十一点,羡慕他们晚上可以去逛商场狂嗨。可是自己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那是我捡起的梦想。两年半的法学课,我真的见识到了很多老师的风采,他们在大学里是老师,走出校门又是律师,而且有的老师在业界名气很大,很厉害。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老师没有因为我们是辅修学位而糊弄我们,反而会拖课,深深地被他们的职业精神感动和影响。
大三下学期,是我过得极其痛苦的一学期,后来的考研备考都没有它痛苦,我让自己陷入了一种你必须学习的圈套中。毕业的焦虑,我在大三提前感受到了。司法考试是在每年的9月中旬举行,所以,大三的上学期我已经开始准备参加司考的书跟资料了。正式进入备考时在大三下学期的开学之初,天天把自己放在自习室,中午只休息20分钟,晚上11点回宿舍。
学起来才知道,司法考试真的很难,那么多的部门法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都很畏惧。学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令我痛苦的不是机械的记忆法律条文,而是我并不能真正的去理解法理跟部门法律之间的联系。单单是做选择题还可以应付得来,可是到了论述题分析题自己根本不能自圆其说,更不用说运用法律知识去支撑自己的观点。
我陷入了痛苦中,继续准备司考很可能是一无所获,而且也会错过考研备考。面临不确定的司法考试改革,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参加17年的司法考试。害怕毕业一无所获没有工作的现实,又不想放弃自己已经触及的梦想。当时觉得自己很怂,连去接近自己的梦想的勇气都没有,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很懦弱。后来的后来,我还是放弃了,因为对于通过司法考试我一丁点的自信都没有。
这个放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我可以因为渴望去追求,也能因为形势去转身。放弃一个选择并不意味着,我做任何事情都畏难。反而,那个曾经抱定的梦想,会在一瞬间驱使我动动手指在茫茫信息中寻找我曾经走过的痕迹,给我更加笃信的力量。
直到今天或许还有以后的某一天,我可能仍然不能释怀。某一个瞬间看到某一句话,听到一首歌,我还是会想起那个无比纠结的春天,那个曾经被我捡起又扔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