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学好专门领域的学科知识,那么在个人言论发表自由和信息传递发散的时代,就特别要注意信息接收的对象和无用信息的干扰。
无用信息的干扰主要来自线上的交流。首先,人们的阅览状态受他人评论的影响是很大的,信息时代的交流虽然相比从前及时了很多,但是海量的信息和屏幕的隔阂让人们的有效交流也降低了很多,比如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弹幕的开启很容易导致个人的注意力被牵引,而弹幕的观点输出和对线是常态,我们观看视频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其次,评论区的误导性也很大,评论区的发言范围虽然比弹幕要广,但实质上只是弹幕交流的一个延伸,其误导性有两个根源:第一,在环境上,当今是一个全民知识共享的时代;第二,在交流上,当今是一个全民发言的时代,所以,知识的断层和主观经验的误导是很大的,特别是评论区让人们潜意识地往观点输出和发泄情绪的氛围靠拢,导致我们交流的时候得到的大多数信息是不靠谱的,有实际用途和客观论断的言论也很少,不过这并不是强调我们持怀疑主义,而是保持理性看待问题,过滤干扰。
除了群体交流的干扰,信息主体的权威性和客观真实性也是一个潜藏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几乎限制在各种数字媒体上,尤其是专业知识,现在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平台经历了多重放大和缩小,不像以前的专业知识是创作者们在长期且反复推论和实践下研究出来的,所以前者相对后者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因为不同平台和不同软件的接收落差,个体在阅读时的质量也会参差不齐,那些商业性的机构和自主创作者们为了快速高效地输出成品,难免会误解和混淆其中的意思,对作品的精简化处理可能会导致文章的整体性偏离。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带着平常心,不要深馅于其中,对于那些基础和日常的知识我们大可不必这么谨慎,当做正常交流即可,但若想学习专业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就得选择靠谱的平台和软件。
现在虽然是一个高效的时代,但被人们疏忽的问题也很多,其中造成的影响也各有高低,希望以后对信息传递的建设会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