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连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的手机被各种关于读书的推送狂轰滥炸,从公知访谈到明星推荐再到电商打折,各路媒体平台使出浑身解数,共同掀起一场全民读书的热潮。
我们突然对读书这件事感到忧心忡忡,或许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家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变得越来越没有文化。
但事实并非如此,自古以来读书写字本就是少数人的特权,统治阶级治国平天下有着读书的需求,精英阶层子承父业也有着读书的传统和资源,而普通老百姓为了便于管理,根本不让你认字,况且常年面朝黄土看天吃饭也实在没有读书的必要。
如今的中国,文盲越来越少,90%的人都认字,这也就意味着,能读书的人,肯定是变多了。不过读《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是不是读书?读《知音》、《故事会》是不是读书?读《家庭必备菜谱》是不是读书?从广义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但同时我们又明白其实这些都是浅层阅读,白岩松说“金字塔底层的人开始读文字了,原本的精英阶层却开始放弃深度阅读了”。
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我们并不缺少浅层阅读的基础能力,缺乏的是深层阅读的氛围和方法。
深层阅读的氛围和方法最早应该来自家庭和学校,但往往事与愿违。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普遍缺少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曾经在书店看见过这样一幕,一位父亲向店员寻求《呼啸山庄》,说是老师推荐这本书让孩子读,店员为他找来了2个译文的版本,父亲好像很犯难不知如何选择,于是打电话问妻子,他一边把两本书立起来,一边对电话里说,“价钱差不多,但有一本好像厚一点。”然后买走了。
我惊叹不已,买书竟像买菜,买的书厚就像赚到了一样,完全没考虑出版社、译者的水平和风格。由此可基本推断,这对父母也许对孩子的教育很看重,但应该不是爱读书、会读书之人,孩子从他们身上或许很少能感受到深层阅读的状态和乐趣。
要读懂这本“厚厚”的《呼啸山庄》也许只能靠老师了,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老师只会教你考试,不会引导你读书更不会和你分享阅读的乐趣。
从小到大,我也只碰到过一位在课堂上提倡我们自主阅读的老师——我们的初中语文老师,她鼓励我们通读《红楼梦》,但她的理由是,这是我们长大以后的谈资,意思是做不了知识分子,起码做个知道分子。
上了大学更是惭愧,英文系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讲讲文法,偶尔带我们看看《简爱》电影,能分析英文原著的老师少得可怜,而且因为女老师居多,她们最喜欢和学生们讨论的是美容穿搭以及如何在婚姻里稳扎稳打,我曾一度怀疑可能老师自己也不爱读书。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教会我们沉下心来读书,或许是因为这个社会的大环境本来就没有读书的需求,父母们还在为限购政策绞尽脑汁,老师们还在为高考成绩煞费苦心,老板们还在为雄安投资东奔西走,谁还会在乎我们读不读书?
又或者我们理解的读书都是要以“有用”为前提的,我们说读书使人高贵,中产阶级便理解为这或许是打破阶级固化的途径;我们说读书是女人的胭脂,“邱莹莹”们便理解为多读点成功学也许连买包包的钱都可以省了,这也就难怪我们渐渐抛弃深层阅读,总是在畅销书架前流连忘返。
读得书都能长成骨头和肉?别天真了。
和读书日一起火起来的,还有这样一句话,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答曰: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这话乍一听确实没毛病,但你确定那些一时兴起快餐阅读真能长成骨头和肉?别忘了吃过的饭也有可能变成某种物质冲进下水道。
最近很喜欢梁文道先生主持的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有次听他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从翻译的争议点讲到译本的选择,从海明威放浪形骸的生平讲到书中隐喻的细节举动,在这种深入浅出的导读下我才猛然发现,原来儿时读的只不过是一个情节起伏的捕鱼故事,其最大作用也不过是写作文时能引用一句“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所以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天资普通的孩子来说,喜欢读书不一定就会读书,也不一定能读懂书,因为没有引路人,只能在浅层阅读里吊吊书袋,成年后稍有懈怠就放弃了深层阅读。
而如果没有深层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书仅仅是方法论,还不足以构成我们的世界观,那又何谈长成一个人的骨头和肉?
与其通过读书日让每个人都随便捧起一本书,不如多发掘和培养一些深度阅读的引导者,多引发一些读书“无用论”的思考。什么时候你觉得读书无用了,而是变成一种单纯的思维乐趣,一种私人的生活情趣了,那时读书才会成为真正有用的事,成为我们身体真正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