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9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全国乡镇党委书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视频培训班,对全国2.96万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
一是夯基固本,筑牢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头雁”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就地取材、持续发展”乡村治理模式,让城镇大变样,颜值更靓丽,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通过“党建+人居环境整治”,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
二是强镇富村,激发内生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以强职能、增活力、促发展为重点,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充分发挥镇党委在乡村振兴中的龙头作用,推动整村(社区)推进、全镇提升。按照“一村(社区)一特”发展思路,引导辖区五社一村立足资产、资源、区位等优势做文章,走特色发展之路。结合全县发展旅游经济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城边村优势,注入社会资本,将村民闲置的6套灾后重建自建房打造成为精品民宿,凸显个性化体验。
三是招贤纳才,汇聚人才力量。完善人才机制,探索创新完善人才评价、激励、考核办法,满足人才的各类服务需求,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优化人才发展新生态,提升人才服务软环境。通过建立人才储备库,每个村(社区)储备5名以上本地人才作为后备干部人选。着力解决村干部“从哪来”“来得优”的问题。及时从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优秀党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择优选出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懂产业发展的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利用县技工学校和青河镇人才资源市场,摸排辖区居民就业诉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和用工清单,实现“订单式就业”,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四是创新路径,提升治理水平。结合“文化润疆”工程,每月开展一次村(居)民文明学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搜集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逐小区完善居民公认的居民公约,推动移风易俗。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开展文明家庭和“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创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事迹,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带领社会组织、普通群众等共同参与治理,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才能形成党委领导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继续强化党的领导,为基层社会治理树立旗帜、指明方向,让治理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