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日更的必要性


2020年,快结束了。回想一下,自己这一年最大的收获,竟然是在简书上曾经日更200多天。

虽然回头看来,思想幼稚,写的不好,还有一些应付凑数的嫌疑。但写总比不写的好。

是什么原因让我断更了呢?一是每天更文,觉得有点累,还不自由。二是觉得日更的文章没有深度,速食面,粗糙。不如想好了再写。

于是决定,提升一下自我吧,停下来看看路,找找方向,想好了再写。结果一泻千里,再也不想写了。

因为写文章多费脑筋啊,不如去读小说,玩手机,闲聊,看电影追剧,做美食……

人的本能天性是好逸恶劳的。这是由大脑的进化史以及构造决定的。

大脑是由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三部分组成的。理智脑进化的时间太短,以N万年计。跟有N亿年历史的本能脑、情绪脑相比,弱小的就像一婴儿。当然大多时候,理智战胜不了本能与情绪。

理智脑告诉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写作,而本能脑更乐于简单、轻松、舒适、娱乐等。人类天性如此,是为了少消耗体能,在大自然中活下来。

现代生活,已经不拼体力了,可身体大脑的进化太慢,还没有跟上。仍是旧观念,想尽可能保存体力,应付野兽来了的奔跑逃命搏斗。因此思考学习这种太耗能的活动,是被人的本能所抵制的。

认识到本能的强大,那么与人性的作战,我输了,这个很正常。因此宽慰自己,不写日更不是我的错,是人脑构造有问题。我不应该内疚,羞愧。

可是,放任自流久了,懒散够了,还是会觉得无聊,焦虑。三分钟热度就又来了,缺乏自觉性的我还是去日更吧。有个截止时间,有个任务在后面催着,或许我还能坚持的久一些。

有句话说的好,量变决定质变。没有数量的积累,又哪来的质量的飞跃。熟能生巧才是王道。

从小白到高手的转变,哪有那么容易。一万小时定律,专注,笨功夫,十年磨一剑,不都是讲的百炼才能成钢吗?

大脑的构造也是如此,用进废退。你锻炼哪个区域,哪个区域的神经元就发达。比如学英语练听力,你的每天磨耳朵,可能半年过后,你还是听不懂,但坚持下去,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竟然听懂了。这就是量的积累,才能突破学习平台期,引起质变。

写作我想也是如此。唯有大量刻意练习,才有可能胸有成竹,下笔如神助。

看到别人文章写的好,就觉得自己写的没水平。看到别人思想的火花亮闪闪,就觉得自己写的无意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优秀的人那么多,坚持精进的那么好,纷纷一骑绝尘而去。总有一种太晚了,来不及了的感觉。焦虑这老朋友因此如影随形。

细想焦虑的原因不外乎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刻看到效果。

焦虑的本质: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太大。

解决办法,就是保持耐心,专注,和时间做朋友。耐心是人类最珍贵的品质之一。得耐心者得天下。

王小波说的好,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不想做这样无能的人。只有重整旗鼓,死磕日更。

于是我终于想明白,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不要和别人比较,只和昨天的自己比。哪怕每天改变进步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2021,既然目标已明确,那就继续每天胡言乱语,信手涂鸦吧。总能瞎猫碰到死耗子,偶尔网住一点思想的火花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注】本文图片均出自彭小六作品《洋葱阅读法》,可能会有部分补充。 ①学习提升心智 技能和方法容易提升,不容易提升的...
    ImLory阅读 592评论 0 1
  • 今天读周岭新书《认知觉醒》第一篇,认识你自己,主要介绍人的大脑结构和不同特点。 我们的大脑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形...
    木春先生阅读 1,011评论 0 0
  • 这个世界——一念之差两个世界 若是能善待我的世界,这个世界大抵上可以给我足够的善待,宽容我的世界,我的世界能够给...
    蔬书菜阅读 611评论 0 0
  • 我们重新认识了“学习能力” 李笑来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一个“外挂”,天生之外的“装备”。想想看吧,一个人若...
    飞生阅读 546评论 0 3
  • 你相信什么?你相信什么,有时真的不必急切地去与别人讨论或寻求认同,你需要的是首先和自己讨论。你心中笃定了,你就付出...
    郑宇辰阅读 27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