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点悲上心头,抓住灵感的小尾巴写起来。
看着嗷嗷待脯的儿子,莫名地有点悲伤。在别人眼里,我是很幸福很幸福的了。但是,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幸福到什么程度只有我自己清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刚刚看到一句话感觉很经典:好男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很顾家。这个家不止有一个,而是有很多个,却不能公平地处理好;投好得了老婆,投好不了父母;投好得了父母,投好不了老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老婆再怎么善解人意,也不会牺牲自己的小家去一味的顾全大家,人性都是自私的;除非你很有钱,翅膀足够硬,能够做到你说了算。到了这种地步,也许很多事情都不是事儿了。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刚刚没事刷刷简书,又看到一篇长子是草,幼子是宝的文章。这两天我脑袋里都是吸收这样的信息,以至于我认为这社会都这样了。
大的活该有责任让着小的,很悲哀吧!大哥勇敢地挑起大哥的责任,弟弟却不见得有弟弟的样子,有时候甚至都不如朋友。
朋友还会为你着想,弟弟却只想着哥哥好,哥哥做,我自己不容易。谁没有一个不容易,你看得见就有,看不见就没有。
两个兄弟的家庭,现在大都是这种问题。好像都要倡导“要嫁就嫁独生子的节奏了”;有兄弟本是想相互扶持。
其实,兄弟之间,要么相互扶持,要么就是斗个你死我活;那都是这个家的女人说了算,要么就是教养他们的那个女人说了算。
所以,一个家,母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别小瞧了女人。
孩子还小,很注重父母的言行举止。你待她再好,都不如父母给她的一颗糖。别想着你待她好,就比得人家爸妈。
做为兄长,照顾弟弟的孩子,教导弟弟的孩子,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人家能不能记住你的好,还是她父母的教育问题。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点也不假。
你平时教她,过一会儿她就忘了,不如人家父母说一句。好比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去学校老师怎么教,还是有那种“我爸是李刚”的孩子。
父母不做任何的改变,回头就赖老师教的不好。老师只是给你指明了一条,你不愿意走,就不要怪人家不帮你。
说来说去,大哥不容易,大嫂也不好做。称呼好听,不如晚生一两年啊!
你不懂事,就不要赖书读得少。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有时候,人们总喜欢说人家,学历低,接受能力不一样,看待世界的观点也不一样。这只是一小部分,说到底还是父母的教育问题。北大生一样有什么弑母之类的,也一样有打工仔变老板的孝子。
见多这些“兄弟之争”的故事,自己本身也是故事的主角,本不是爱挣之人,也不免有些悲凉了。
我爸妈最爱我,我也爱父母,也爱儿子和你;我的爱要分给那么多人,爸妈便不是我的唯一。你也爱你父母,也爱你弟弟,也爱你姐,也爱我和儿子;你的爱也要分给那么多人,我便不是你的唯一。
我是我父母的唯一,却不是你的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