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阿甘正传》是不可替代的电影,是最平民化的安抚,结实而简单。
二、《怪物史瑞克》,这部电影让人喜爱,有最真挚自然的情感,和让人喜爱的明丽环境和色彩调性,以及男人的性格成熟度。其台词堪称经典,略举一二三四:
史瑞克:“妖怪也是有层次的,像洋葱…”
驴子:“对对对,我爱吃洋葱!”
史瑞克对公主说“是不是拯救你之前,还要吟诗一首…他们都在那儿”指着一堆白骨。这是对堂吉诃德式的武侠风格想象的嘲讽,是实用主义者的台词风格。
史瑞克被驴子惹得暴怒:“再见!驴子…!”
然后马上克制住,一个笑脸,柔声对驴子说:“…一—会—见。”这个语调前后极富戏剧性,广阔度。
《怪物史瑞克》也是典型的平民童话,是健康的生活观念,知足常乐,有喜有忧,没有无限责任,但是非常乐观。
三、《女人香》,这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混蛋”的写照,是英雄主义和自恋的精美。浪荡子和轻浮不羁者都会喜欢这部电影聂鲁达诗歌一样的的浮夸风格。
四、《理发师的情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梦想,我们主人公的理想就是娶一个肉感的理发师,虽然有可能被父亲狂揍。但是理想就是理想!主人公折腾大半生,快近中年以后,终于看到了一个心仪的女理发师,直接对一个初次见面的美丽女理发师征婚,没想到理发师也很简洁,在男主第二次登门理发时回复:“如果您前几天说的是认真的,我可以考虑。”然后就是不分场合的性爱,完全的两人世界,乐此不疲,他们几乎不与人社交。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悲惨的结局,女主角在一个暴雨之日投河自尽,理由据说是让爱永恒,她害怕厌倦。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三毛,她的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三毛写了她的理想是捡垃圾拾荒。这篇文章好像叫《淘宝记》。三毛最后也是如愿以偿,满世界找自己喜爱的东西,万水千山走遍。
五、《巴黎野玫瑰》,好像有另一个译名。开头就是一场床斗,长镜头加近景,正面,非常自如自然,不觉得有什么色情。女主的嘴巴大的无以复加,但是性感。这真是一对相杀相恋的冤家,男主的工作是刷墙,以及自己做类似有一点苏打起泡酒鸡尾酒类似的个人爱好,一点生活小情趣小风格,但是,女主可不是像她那样笑靥如花那么简单,她的质感张力,来自于她的潜藏的“精神病”,非常暴力,也非常恩爱,也非常符合所有艺术爆发和另类审美,但是作为普通人的爱侣,可就苦不堪言了,这就是人类爱欲的纠缠,男主有对于女主的天然爱恋怜惜和保护,就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命运抛给他一个河中女婴,只能抚养的宿命和人类同情的主题。有人说男主是女主的衬托,我倒不觉得,男主几乎是算长的丑的,就像战地钢琴师那种属于不英俊类型,刀削般的常人脸,我倒觉得有一种性格上的耐看。至于结尾,女主进了精神病院,非常悲惨,男主用枕头窒息了她,虽然震惊,但是其实也是自然的断裂。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背景人物,只有几个线索般的雇主和朋友,以及几个流动的场面,非常空旷简洁的剧情,其中男主漆成绿色的墙面,倒是很有风情。
六、《得克萨斯州的巴黎》,这部影片应该很少人看,就是一个男主放心不下女主行踪,老是怀疑,恨不得锁起来,在相爱的病态中,这个并不鲜见,这就是枷锁。里面的指套吉他声音,铿锵得像是古琴,也很有意境啊。
七、《沉默的羔羊》,应该是心理分析的作品。这部电影在我年轻时候,是非常迷醉的。智力和主权电影,没有正邪的观念,让我喜欢。揭示了世界的广义性。但是正如《罪与罚》讨论的一样,优越者有权处置他人的自由和生命吗?这部电影有从容的暴力,以及有条不紊的心灵搏斗和征服力量,细节表达了惊人能量,非常内敛。
八、《红、黄、蓝》应该是法国的实验电影,三部曲,有人类深处的黑暗面,这是应该被揭示和明示的,特别是对于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他们应该了解黑暗,以及熟悉黑暗,这个不会影响生活乐观,但是会让人足够坚强。
九、片名不记得了,应该是意大利安东尼还是谁拍摄的一部色情片,有八九个小时,好像片名叫《凯撒》,真是大开眼界的政治生活和混乱的性生活,这里有一个异常真实的性格表现,和《莫扎特》这部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一样,揭示了杰出者的另一面,他们有强大的能力,以及怪异和可笑的缺陷,凯撒就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嘻哈顽童进入了政坛,会让你对政治生活想象中的宏大严肃产生一种匪夷所思的错愕感觉,而莫扎特则有让人恶心的鸟叫一样的笑声,就这一特点表现而言,导演非常伟大!
十、有一部影片我只看过影评,但是因为非常有启发,这里也说说,好像是澳大利亚一个土著进城,在大都市的洪流中,虽然格格不入,但是最后征服了被规则和虚假习俗困住的城里人,他以诚挚、勇气和同情力量,击穿了城市的文化狭隘。
十一、《狮子王》,这是一部让人潸然泪下的《哈姆雷特》主题式的电影,《教父》有更明确的复仇主题。但是两部电影都有爱,只是对于责任,小狮子和哈姆雷特一样有逃避的冲动。这部电影老狮子有一句经典台词:我只在必要时勇敢。
十二、《悲惨世界》的巨大人道力量,是刻骨的。这是广博而崇高的另一心灵法则,不止于感动,而且会沉浸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观。常年怀疑并追捕冉阿让的警局局长被冉阿让释放,他的逻辑因为无法理解这种人类的宽恕,而投河。
十三、《走出非洲》,是我看过的笑的抽筋的电影,异常欢乐。
十四、《美国派》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给孩子看的比较搞笑的青春期与性教育影片,这方面美国人比较坦率务实。
十五、《最后一班地铁》据说导演因为对台词不满意,苦闷瞎逛到了一个小剧场,看到了一个很差劲剧组但是插科打诨很有天分的编剧,因而交给他专门润色台词,所以电影后来的台词很加分,略举两例:
男主角发现他去应聘的剧场女老板原来就是在路上他调戏过的女士。
女老板说:“我已经看过您的表演了,”
男主回答:“那不是我的代表作。”
“您伤到哪里了?”
“伤到自尊心了。”
十六、《乱世佳人》,这是必看的推荐电影。斯佳丽在战火毁灭了家园,饥饿难忍,黑夜里在荒地里刨食,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家闺秀在黑夜发誓:“无论我去偷去抢,我发誓,绝不让我和我的家人挨饿!”当政府和法律也无法保障一个人时,这时生存权只能自己争取,很多规范就要突破,这一点,哪怕在承平时期,也应该特别告知。
至于《钢琴课》、《廊桥遗梦》、《英国病人》无非是借爱情之名的污秽而已。但是《英国病人》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电影,男女主角的表演,沙漠环境,剧情结构,还是非常爽眼的。特别是男主角有非常生气勃勃的感觉,贵族气质,英俊,勇敢,深情,和沙漠一样哀婉悲恸的情欲。
因为以前承诺过要写一点喜欢的影片,也是给大家一个交代,这些电影曾经深刻影响过我,带来很美的时光,有一些也解了我个人成长困惑,推荐给大家,是非常个人的推荐。
好的影片,背后有结构力量,有生活的深沉的层次和丰富感,有生活的诚意,以及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美感,我感谢这些电影伴随了每一个人曾经一定会经历的苦闷岁月,以及生活困惑,但是正如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好的电影也有理想性,他们是生活的安慰、美好、残酷和力量,也是真实、开放和完整。电影总能直观的能了解生活的更多,可以让人拥有广阔的性格。
我曾经长期在一所电影院看电影,直到最后总是只有我一个人看电影,最后电影院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