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读词,对于中国人或者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中国太过漫长的文明史导致了文字符号所能表述的信息极其有限,所以又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
留白、会意,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能力,笔者年少读诗、词之时,长流于表面,不得甚解,为此也闹出过不少尴尬之事,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后经离乱,感慨世事无常,重拾诗、词之后,才发现前人之述备尽矣。此时着笔,一是总结自己;二呢,算是给后来之人一点参照,对错好坏暂且不论,至少有个对比。
诗、词之类,受限于体裁、字数等限制,常未能尽表其意,笔者粗略将其划分为五等,层级递进,终会其意。
第一层:流于表象,读者根据自己所处时代对于字词的解释来看待前人所著的诗、词。此乃大谬,尚且不论字词之演变,单是光阴流转、时光变迁,就已是沧海桑田,如何能够以一月映万月,以一己解万卷。万宗归一,不是初读诗、词的人能达到的境界。对此不再赘述,此类最多,无解,毕竟不读诗、词也无碍吃饭睡觉打豆豆。
第二层:耽于句读,读者在读诗、词之时,费尽心思,尽解其句,务求逐字逐句都能解出子丑寅卯来,甚至故意找那偏僻晦涩的词义来彰显自己的功底,属于懂但不得的程度,如能经世事沧桑,心中陡然浮现出曾经的一词半句,怕是会有些新的余味,如能静下心来,再回头读一读,品一品,就算是难得了,可惜人心浮躁,时事浮杂,当时雨下当时伞,没时间、没精力、更没有欲望去再回味。此类众矣,若能静下心来,可得其中些许滋味,只是上学、考试、工作、生活、已是耗费太多精力,就算偶有所得,也不过是感慨一番,遂又如初。
第三层:囿于成见,经历世事沧桑,又对作者有一番了解,便觉得感同身受,似乎是穿越时空,重叠现实。自己落魄不得意,作者便是怼天怼地,慨叹伯乐难寻,空留一腔抱负,无处施展;自己想拜官封侯,作者便是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中二少年。此类读书非读书,乃读己尔。若是能放下我执,尽人事、淡看成败,则又是一重境界。可惜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视荣辱成败为拂面春风,淡然处之。千古兴亡多少事,几人炉边作笑谈。
第四层:超然物外,又在其中。既懂得句读之别,又经历了人间冷暖,再理解作者心境,最后还能站在历史长河的边上,超脱物外,登高望远。难、难、难,青云之上,几人能攀。
第五层:笔者猜度,不可尽信。世间之人,从生到死,历经无数红尘,最后只有少数记得,绝大多数都化为滚滚洪流,倾入潜意识的海洋,在其中碰撞、交会、融合,形成无底深渊。惊才绝艳之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静谧暗涌的潜意识又在其中起了多少作用,我们不得而知,甚至于作者自己也是懵懵懂懂,不得其解。固有有如神助,此乃天成一说。等哪一天人类弄懂了意识产生的原因,智慧形成的关键,才有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吧。
言有尽而意无穷,笔者寥寥几句不可能尽解其意,余下的,就算是留白吧……
首发公众号:登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