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卖葡萄的聋哑人后来再没有出现,但那小孩的笑容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从8月末开始,小区门口就渐渐出现很多卖葡萄和卖核桃的小贩,与其叫他们小贩,倒不如叫他们农民。他们不是常年卖东西的商贩,只是在时令果子、蔬菜成熟时,从家里把吃不了的东西拿来卖,5月卖草莓,6月卖樱桃,8月卖葡萄,9月卖苹果和红枣。在一群农民小贩中,有一个卖葡萄的聋哑人。
偶尔的一天,盼盼回家时买了一些葡萄,她洗了一颗,咬了一口,喊着说,“好甜啊!”
“卖葡萄的大叔是一个聋哑人,他挺实诚的。”
“所以,你就买了?”
“嗯,买谁的都是买,倒不如买他的,至少他在靠劳动赚钱。”
她吃完一颗,便跟我说着:葡萄又大又紫,味道甜,最主要的是,这个卖葡萄的聋哑人很“实诚”,他会不时的把葡萄串上裂开的果子摘掉,只留下又大又圆的果子。
在我们以往的认识里,商家多是喜欢谋小利的,水果里加几个不好的,小捆青菜中夹着烂掉的,他们恨不得趁你不注意把烂掉的全给你塞进袋子里,然后趁机卖掉。
小时候,听大人讲,有人卖土豆时会掺点沙子,增加重量,卖核桃时,会把个小的掺进去,蒙混过关……有人想多赚点钱会作假,商人更是如此。不过,农民总是要好一些的,毕竟很多久居乡村的农民淳朴的还是要多一些。
听盼盼说完,心里倒是欢喜和感动的。他不等不靠凭借自己的劳动赚钱,单是这一点就让人你觉得欣喜。第二天,出小区门时,我故意留意哪个才是那个“实诚”的农人。扫眼望去,三四个小贩中,独有他一人手里拿着一把小剪刀,不停的翻弄着筐子里的葡萄,把裂开的果子一个一个剪下来。他旁边放着一个旧袋子,里面装了一堆被他“毙掉”的葡萄。身旁不时有人停下来买葡萄,他会兴奋的撕扯着袋子,咿咿呀呀的挑着最紫最大的果子,看见不好的赶紧摘下来,然后放在秤上,用手比划着数字。
清楚哪个是他之后,我会刻意的留意他。我发现每到周末,会有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男孩跟着他一起卖葡萄。小男孩好动,坐在木箱上(当做凳子)拿着手机晃悠着,一见有人买葡萄,就跳起来,张罗着,小小年纪,言语之间倒显得非常机灵。小男孩玩一会,便拿着大瓶子开始咕咚咕咚的喝水,咯吱咯吱的吃干脆面,眼里没有一点苦恼,脑海里估计全是他这个年纪该有的快乐。
这样倒好,生活的苦难从不是小孩该承受东西,这个年纪的他们本该享受自己快乐的童年。前年冬天,表姐从榆林回来,给我讲了一个事情,泪流满面。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和同学聚会,带着3岁的女儿,吃完饭后,大家提议去KTV唱歌聊天,女孩便带着女儿也去了。中途,她买酸奶,问女孩要不要给小孩买的喝,女孩便问小孩要不要喝酸奶,没想到小孩的回答却让她停下了泪,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我不喝,那个太贵,咱家没钱。”那一刻,她无比心疼那个孩子,一个3岁多的小孩早早就承受着自己还不懂的艰难生活。
人常说,生活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在承受生活的不易和苦难,并不断告诉自己,我要得到什么,然后为了“得到”去奔波,追逐,一生勤恳辛苦,却不一定过得快乐。这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我是穷困的,我要摆脱它”,一路匆忙,无法沉下心欣赏生活的小确幸。
而卖葡萄的小男孩,脸上始终是笑容。
不自卑,不自弃。
他这个年纪,也许并不懂得,未来还有很多苦难和无奈,也并不明白,人这一生总要走一些坎坷的路途。但这些都无所谓,毕竟他只是个小孩,他这个年纪,做好这个年纪的小孩就好。
我小时候,生活虽然并不富裕,时而还会发生一些让人烦躁的事情,但我却可以在初夏麦香的田野里奔跑,在深秋金黄的落叶里翻滚,享受童年的无拘无束和快乐。长大后,才发现当年纯白的记忆多么温暖。
这份快乐,在多年后是一份难得的回忆,是经历挫折和晦暗时温暖的星光。
这份快乐,时常会在我感觉撑不下去时从遥远的记忆深处给我力量和希望。
这份回忆让我还继续相信“世间本美好”,时间还足够温暖。
也许,懂得如何快乐和善良,有时候比懂得追逐成功更重要吧。